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剪烛闲思往事,看花尚记春游。
侯门东去小红楼。曾共翠娥杯酒。
闻说倾城尚在,可如旧日风流。
匆匆弹指十三秋。怎不教人白首。
白话文翻译:
在烛光下我闲思往事,看到花儿仍记得春天的游玩。
侯门往东的小红楼,曾与翠娥共享杯中美酒。
听说倾城的佳人仍在,是否如往日那般风流?
时光匆匆,已然弹指十三年,怎能不让人愁白了头发。
注释:
- 剪烛:指在昏暗的烛光下思考,寓意静谧的思绪。
- 侯门:指贵族之家,暗示诗人对高门大户生活的向往与记忆。
- 小红楼:可能指某个特定场所,象征着青春的回忆。
- 翠娥:指年轻美丽的女子,可能是诗人心中某位特别的人。
- 倾城:指极为美丽的女子,常用于形容风华绝代的美人。
- 匆匆弹指十三秋:表示时间过得很快,已经过去了十三个秋天。
- 白首:指年老,白头,常用来表达对时间的感慨。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倾城”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对美女的描绘,尤其在《红楼梦》中对尤氏姐妹的描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灿,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自然风光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创作背景:
《西江月·感旧》创作于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时,反映了他对青春和往日风华的留恋,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开头“剪烛闲思往事”,烘托出一种悠闲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诗人在烛光下追忆往事,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晰可见。接着“看花尚记春游”,则把读者带回到春天的欢快和生机,暗示着那段美好的时光仍在心中萦绕。
“侯门东去小红楼”勾画出一个特定的场景,展现出诗人对往日生活的向往。小红楼里与“翠娥”共饮的情景,更是渗透出一种青春的热烈与浪漫。诗人对往日风流的思念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通过“闻说倾城尚在,可如旧日风流”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最后两句“匆匆弹指十三秋,怎不教人白首”,以时间为主题,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弹指之间,已过十三个秋天,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遗憾交织在一起,使得全诗充满了浓厚的伤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诗人回忆起往事,表现出一种宁静和深思的状态。
- 第二联:通过描绘与“翠娥”共饮的场景,突出青春的快乐和美好。
- 第三联:提及倾城美人,表达对往昔风流的怀念。
- 第四联:总结时间的流逝,表达对老去的无奈和惆怅。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剪烛闲思往事”和“看花尚记春游”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时间比作“弹指”,形象地表达时间的飞逝。
- 拟人:将花儿拟人化,表达对过去的思念。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伤感,聚焦于人们对青春、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意象分析:
- 烛光:象征着思考与回忆,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
- 春游:代表青春与活力,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小红楼:象征着过去的生活场景,承载着青春的记忆。
- 翠娥:代表着美丽与青春,表达对爱情的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剪烛”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无聊 -
“匆匆弹指十三秋”中“弹指”是指什么? A. 时间流逝
B. 轻松
C. 失落
D. 快乐 -
诗中提到的“倾城”主要指的是? A. 美丽的地方
B. 美丽的女子
C. 美丽的景色
D. 美丽的诗句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相思》王维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西江月·感旧》都表达了对往日时光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怀念,而《西江月·感旧》则侧重于对青春与爱情的追忆。
- 《相思》则在表达思念的情感上更加直接和浓烈,与《西江月·感旧》的细腻对比鲜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徐灿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