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亭》
时间: 2025-01-17 10:04: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浮丘亭
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
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
云中仙驭参差是,肯为使君乘兴来。
西昆巉绝不可至,东望蓬莱愁弱水。
谁知芳草遍天涯,玉京只在珠帘底。
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我亦从公负丹鼎,来斸砂床汲汤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黟山的神仙居所,三十六座山峰如雷雨般隔开。碧绿的城墙和栏杆上飘扬着双重的旗帜,诗人微笑着将浮丘作为座上宾。岩石的门没有锁,白天常常开启,紫色的云彩在楼台之间时隐时现。云中仙驾参差不齐,愿意为君主带来兴致。西边的昆仑山险峻无法抵达,东边望向蓬莱山却因弱水而感到忧愁。谁知道芳草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玉京宫殿就在珠帘的底下。未来某年在麟阁的清空之上,想起旧日的游玩,去寻访赤松。不想我也像你一样背负着丹鼎,来这里开凿砂床汲取温泉。
注释:
- 黟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郁律:形容环境幽雅,适合隐士居住。
-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象征逍遥自在的生活。
- 紫云:象征神秘而美丽的云彩。
- 麟阁:传说中的仙境,寓意高洁的境地。
- 丹鼎:指道教炼丹用的器具,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仲淹,号澄江,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秀丽,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范成大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历史上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对道教文化的崇尚。
诗歌鉴赏:
《浮丘亭》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与隐士生活的诗作。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黟山的神秘魅力,三十六峰如雷雨般隔开,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意境。诗中对浮丘的描写,不仅表现了对仙境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人在写景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我亦从公负丹鼎”的句子,展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如“碧城栏槛”、“紫云明灭”,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空间。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揭示了隐士生活的乐趣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几句则表现了对旧游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传达出一种岁月流逝中的淡淡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黟山郁律神仙宅:描绘黟山的幽静和适合隐居的环境。
- 三十六峰雷雨隔:三十六座高峰如雷雨般隔开,展现出山的壮阔与神秘。
- 碧城栏槛偃双旌:碧绿的城墙和栏杆上飘扬着双重的旗帜,生动地表达了环境的优美。
- 笑挹浮丘为坐客:诗人微笑着将浮丘作为座上宾,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
- 岩扉无锁昼长开:岩石的门白天常常开启,象征开放的心态。
- 紫云明灭多楼台:美丽的紫色云彩在楼台之间时隐时现,增加了神秘感。
- 云中仙驭参差是:云中仙驾参差不齐,表示仙人的随意与洒脱。
- 肯为使君乘兴来:愿意为君主带来乐趣,体现了诗人的谦和。
- 西昆巉绝不可至:西边的昆仑山险峻无法抵达,象征人间的局限。
- 东望蓬莱愁弱水:东望蓬莱山却因弱水而感到忧愁,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渴望与失落。
- 谁知芳草遍天涯:不知芳草遍布四方,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 玉京只在珠帘底:理想的境地就在身边,暗示人们常常忽视身边的美好。
- 他年麟阁上清空:未来在麟阁的清空之上,预示着对未来的期望。
- 却访旧游寻赤松:想起旧日的游玩,去寻访赤松,表现怀旧情怀。
- 我亦从公负丹鼎:与他人一样背负丹鼎,表明对道教的追求与向往。
- 来斸砂床汲汤井:来到这里开凿砂床来汲取温泉,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雷雨隔”,形象地表现出山的气势。
- 拟人:将紫云描绘成“明灭”,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
- 对仗:如“碧城栏槛”和“云中仙驭”,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黟山:象征隐逸之所,宁静的环境。
- 浮丘:仙人居所,象征理想与自由。
- 紫云:神秘、美丽的自然景观。
- 麟阁:象征高洁的境地,寄托对理想的追求。
- 芳草:代表普遍而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浮丘”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隐逸生活
- C. 乡村田园
- D. 远方的旅行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西昆巉绝”意指____(填入意图或主题)。
-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渴望。(对/错)
答案:
- B
- 人间的局限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与范成大的作品都有对山水的描绘,但王维更注重诗中的静谧与禅意,而范成大则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道教文化的崇尚。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