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阖闾墓》
时间: 2025-01-04 08:34: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银为海接黄泉,一穴曾劳万卒穿。
谩说深机防盗贼,难令朽骨化神仙。
空山虎去秋风后,废榭乌啼夜月边。
地下应知无敌国,何须深葬剑三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水银如海,与冥界相连,一座墓穴竟然让无数士兵辛苦开凿。
人们说要深埋以防盗贼,然而即使如此,也难以让腐朽的尸骨化为神仙。
空山之中,老虎在秋风后离去,荒废的亭子旁,乌鸦在夜月下啼叫。
地下的亡灵应该知道,何必埋葬三千把剑来防止敌国?
注释:
- 水银:指汞,古代人认为汞能与冥界相连,象征阴间。
- 黄泉:指阴间、冥界。
- 万卒:形容开墓的劳作繁重。
- 谩说:随便说,表示不屑的口吻。
- 深机:深埋的计划。
- 朽骨:腐朽的尸骨。
- 化神仙:指变成神仙,具有永生的传说。
- 空山:指空旷的山,象征荒凉。
- 乌啼:指乌鸦的叫声,通常与阴森恐怖的氛围相关。
- 无敌国:指没有敌人的地方,形容宁静。
- 深葬剑:形容用剑来防御的无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高启,公元1500年-公元1626年),字季明,号穷睇,明代著名诗人,与徐渭、袁宗道并称“三高”。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尤其擅长律诗和绝句,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风格清新、生活气息浓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姑苏地区,恰逢明代对历史的沉淀与反思,诗人借阖闾墓表达了对权力、死亡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阖闾墓是春秋时期吴国国君的墓,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无常。
诗歌鉴赏:
《阖闾墓》以深刻的历史感和哲理性思考为基础,展现了高启对生死、权力与历史的独特视角。诗的开头用“水银为海接黄泉”形象地描绘了阴间与人间的界限模糊,接着以“万卒穿”揭示了墓穴的神秘与厚重。诗人对“谩说深机防盗贼”的不屑,反映了他对人类的历史与生死的淡然态度,强调即使有再多的防备,最终也难逃死亡的宿命。
“空山虎去秋风后”描绘了荒凉的自然环境,融入了唐诗的意象传统,给人以孤寂的感受。诗的结尾“何须深葬剑三千”,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武力与权力的无奈,认为即使有千把剑也无法改变历史的无情与生死的必然。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味深长,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而沉重,折射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高启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力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银为海接黄泉:比喻阴间的海洋,暗示死亡的最终归宿。
- 一穴曾劳万卒穿:形容开凿墓穴的艰辛与繁重的劳动,突显历史的沉重。
- 谩说深机防盗贼:对防盗贼的无用之策的讽刺,显示出对人类无奈的情绪。
- 难令朽骨化神仙:即使深埋,也无法让尸骨变成神仙,反映对死亡的无力感。
- 空山虎去秋风后:描绘孤寂的环境,带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 废榭乌啼夜月边:荒废的亭子,乌鸦啼叫,营造出阴郁的氛围。
- 地下应知无敌国:暗示地下的亡灵对世界的了解,体现对权力的无视。
- 何须深葬剑三千:质疑用武力来保护的无意义,强调历史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银比作海,强调阴间的神秘。
- 对仗:如“空山虎去”和“废榭乌啼”,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夸张:如“万卒穿”形容开凿之艰辛,突显历史的沉重。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历史的无情与生死的必然,表达了对权力、死亡的思考,同时也对人类虚妄的防备与追求提出了质疑,反映了高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银:象征死亡与阴间。
- 黄泉:冥界的象征,代表生命的终结。
- 万卒:象征历史的沉重与人类的劳作。
- 空山:象征孤独与荒凉。
- 乌啼:带来阴森的氛围,象征死亡与哀愁。
- 剑三千:象征力量与权力,反映人类的无力与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高启的《阖闾墓》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 A. 对历史的追怀
- B. 对生死的思考
- C. 对权力的讽刺
-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水银为海接黄泉”是指什么?
- A. 生命的起源
- B. 阴间与人间的连接
- C. 自然的力量
- D. 历史的变迁
-
诗中“何须深葬剑三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武力的赞美
- B. 对死亡的无奈
- C. 对历史的无视
- D. 对敌国的恐惧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 高启《阖闾墓》与杜甫《兵车行》
- 两首诗都涉及历史与战争的主题,前者更侧重于对生死的思考,而后者则集中在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民生的悲惨。两者都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研究》- 研究明代诗人的生活与创作背景。
- 《古典诗词鉴赏》- 介绍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详细记录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