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谢安》

时间: 2025-01-06 12:42:04

临安猿鹤共清吟,犹作投机叩齿音。

商鞅禹文无辨别,冶城数语是何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安猿鹤共清吟,犹作投机叩齿音。商鞅禹文无辨别,冶城数语是何心。

白话文翻译

在临安,猿和鹤一同吟唱,依旧发出相互交流的叩齿声。商鞅和大禹的文章无法辨别真假,冶城的几句话又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意呢?

注释

  • 猿鹤:猿和鹤,象征自然的和谐与高洁。
  • 清吟:清晰的吟唱,表示美好的文学或音乐。
  • 投机:这里指的是相互之间的交流或打交道。
  • 叩齿音:一种发声的方式,形容猿鹤之间的相互呼应。
  • 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以法治闻名;其文章通常与政治相关。
  • 禹文:指大禹的治水功绩及相关文献,象征着治国理政的智慧。
  • 冶城:古代的一个地名,可能指特定的历史背景或事件。

典故解析

  • 商鞅大禹:商鞅以法治著称,代表着权力和法律的智慧;而大禹则是治水的英雄,象征着治理国家的仁德和智慧。这两者的意象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与批判。
  • 冶城:可能指的是冶金之地,与权力和财富相关,暗示着诗人在思考权力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咏史和咏怀,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喻,表达对当时社会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描绘自然景象,但实际上包含了对历史人物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猿鹤的吟唱,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似乎在强调文学艺术的纯粹。但随即转入对商鞅和大禹的批判,表明在权力与治理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情感与道德判断。诗人用“无辨别”来形容两者的文章,仿佛在质疑历史的真实与虚伪,反映出对历史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则以“冶城”作结,提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疑问,暗示着权力与财富之间的关系,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蕴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批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临安猿鹤共清吟:描绘了临安的自然美,猿鹤的和谐象征着文化的繁荣。
    • 犹作投机叩齿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是相互沟通的结果,暗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商鞅禹文无辨别:对历史人物的描写,暗示两者的文章虽然有名,却难以分辨其真伪,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
    • 冶城数语是何心:设置疑问,诗人对于历史表述的真实性与动机提出质疑。
  • 修辞手法

    • 比喻:猿鹤的吟唱比喻文人的清高与孤独。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增强了诗的思考深度,促使读者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历史人物的真实与虚假,反映出对权力、治理与文化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批判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 猿鹤:象征自由与高洁的精神追求。
  • 商鞅与大禹:象征权力与治理的智慧,代表着历史的两种治理理念。
  • 冶城:暗示权力与财富的交织,反映出社会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猿鹤”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和谐 B. 人的孤独 C. 文人的清高
  2. “商鞅禹文无辨别”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文学的真实 B. 历史的复杂
  3. 诗的最后一句“冶城数语是何心”主要是想表达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历史真相的质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的《咏史下·谢安》与杜甫的《登高》,两者均通过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反映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但陈普更侧重于权力与治理的思辨,而杜甫则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