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史下·夏侯玄
作者: 陈普〔宋代〕
一日天诛正始余,
百年曹马两丘墟。
景王似见铜驼祸,
究极根源杀太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第一句“那一天,天意惩罚了正始之余”,意指正始年间的动荡与惩罚;“曹马两丘墟”则指的是曹操与马超的曾经辉煌如今已化为废墟;“景王似见铜驼祸”表达了景王(即汉景帝)仿佛预知铜驼之祸;最后一句“究极根源杀太初”,则是探讨历史悲剧的根源。
注释:
- 天诛:天命的惩罚,指天意对人间的惩罚。
- 正始:指三国时期的一个年号,代表了动荡的历史背景。
- 丘墟:丘陵的废墟,象征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 景王:指汉景帝刘启。
- 铜驼祸:指汉武帝时期因铜驼开采引发的祸事。
- 太初:汉初年号,代表了一个新的开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咏史见长,常通过历史事件与人物阐述个人的感慨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借古喻今,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对权力兴衰、历史轮回的思考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咏史下·夏侯玄》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深切感悟。开篇的“天诛正始余”,直接点明了历史的惩罚与悲剧,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对往事的惋惜。曹马两丘的对比,似在强调历史的沧桑巨变,曾经的英雄豪杰如今只留下荒凉的丘墟,令人感叹。
“景王似见铜驼祸”则引入了汉代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预见与思考。铜驼的象征意义在于历史的教训,警示着后人要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最后一句“究极根源杀太初”,总结了整首诗的思想,揭示了历史悲剧的深层原因,令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历史感与现实感交织,展现了诗人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日天诛正始余:提到“天诛”,暗指天命的惩罚,正始是动荡的时期。
- 百年曹马两丘墟:曹操与马超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废墟,反映权力的无常。
- 景王似见铜驼祸:景王的预见,暗示历史悲剧的警示。
- 究极根源杀太初:探讨历史悲剧的深层原因,指向初期的错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诛”与“正始余”,“曹马”与“丘墟”,形成强烈的对比。
- 典故:引用历史事件与人物,增强诗的厚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叹息与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循环、权力兴衰的深刻思考,提醒后人铭记历史教训。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诛:象征着命运的惩罚。
- 丘墟:象征着过往繁华的消逝。
- 铜驼:代表历史的警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天诛”在诗中指什么? A. 天命的恩赐
B. 天意的惩罚
C. 自然现象
D. 神话传说 -
“百年曹马两丘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崇拜英雄
B. 对历史的无奈与惋惜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和平的渴望 -
“铜驼祸”是指哪个历史事件? A. 汉初的战争
B. 汉武帝时期的事件
C. 三国时期的动乱
D. 唐朝的内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春望》 by 杜甫
- 《黄鹤楼》 by 崔颢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的《咏史下·夏侯玄》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但杜甫更多的是对现实困境的直观描绘,而陈普则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