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时间: 2025-01-19 13:19:48

柳絮纷纷飞满天,居然三白兆丰年。

耕牛食尽耕夫散,谁种临溪万顷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絮纷纷飞满天,居然三白兆丰年。
耕牛食尽耕夫散,谁种临溪万顷田。

白话文翻译:

柳絮在空中纷飞,竟然预示着丰收的好年头。
耕牛吃尽了草,农夫也散去,难道就没有人再去种那临溪的万顷良田吗?

注释:

  • 柳絮:指柳树的花絮,春天时随风飘扬,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三白:指白雪、白霜、白云,三个“白”在古代被视为丰年的征兆。
  • 耕牛:指用于耕作的牛,象征农村的生产工具。
  • 耕夫:指农民,耕作的人。
  • 万顷田:形容广阔的田地,这里指的是临近溪流的大片农田。

典故解析:

“三白兆丰年”是古代农民常用的比喻,意指从自然现象中预示丰收的可能。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天气和自然现象十分敏感,常常以此作为指导农业活动的依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缃业,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农田和农村生活的关注,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农耕季节的变迁之际,正值大雪时节,柳絮飞扬的场景暗示着春天的来临,反映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诗歌鉴赏:

《大雪》通过描绘柳絮飞舞的场景,展现了春天即将到来的美好愿景。诗的开头“柳絮纷纷飞满天”,生动的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温暖而富有生机的感觉。接着“居然三白兆丰年”,通过自然现象与丰年之间的关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丰收的期盼。然而,随着转折的到来,“耕牛食尽耕夫散”则引入了一种忧虑,耕牛吃光了草,农夫因缺乏耕作的动力而散去,似乎暗示着人们对于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最后一句“谁种临溪万顷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境,广阔的田地无人耕作,显示出一种对农田荒废的忧虑与惋惜。整首诗在欢快与忧伤之间游走,反映了农耕社会的脆弱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絮纷纷飞满天:描绘春天的柳絮在空中飘荡的生动景象,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居然三白兆丰年:借用气象现象来预示丰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 耕牛食尽耕夫散:现实的困境,耕牛吃光了草,农夫也失去了耕作的动力,暗示着农田的荒废。
  • 谁种临溪万顷田:提问式的结尾,强调田地的无人耕作,表现出一丝无奈与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柳絮比作春天的使者,象征生机与希望。
  • 对仗:上下联的结构工整,形成一种和谐美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来临与农田的荒废,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思考与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絮: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与希望。
  • 三白:象征着丰年的预兆,表现了农民的期待。
  • 耕牛:象征着农村的劳作与生活。
  • 万顷田:象征着广阔的农村资源与潜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柳絮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2. “耕牛食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失望
    C. 快乐
    D. 愤怒

  3. “谁种临溪万顷田”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A. 农作物的丰收
    B. 农田的荒废
    C. 自然灾害
    D. 农民的富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农民的艰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秦缃业的《大雪》均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但前者更显豪情壮志,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农村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个体体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