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题于青龙潭小补桥所摄照片》
时间: 2025-01-04 09:13: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题于青龙潭小补桥所摄照片
作者:陈家庆 〔清代〕
凭肩笑语,漫寻幽芳径。
秋水寒潭照双影。
喜兰襟清泚,蕙带飘萧,
还又是旧日酒怀诗鬓。
一声长啸处,惊起苍龙,
来向空山听高咏。
小坐共忘机,碧树愔愔,
好占取松阴蕙磴。
问赁庑伯鸾待何时,
便五噫歌成,可能偕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青龙潭边的美好时光。
我和朋友肩并肩,轻声交谈,悠闲地探索幽静的花径。
秋水如镜,寒潭中映出我们的双影。
我对清澈的兰花感到欢喜,蕙草轻轻摇曳,
这又让我想起往日的酒杯和诗意的时光。
在一声长啸中,惊动了天上的苍龙,
它飞来山中聆听我们的高歌。
我们小坐于松阴下,忘却世间的烦恼,
在碧树的掩映中,享受这份惬意。
我问那庑下的鸾鸟何时再来,
愿意在这时刻歌成五言,能否与我一起隐居于此。
注释:
- 幽芳径:幽静的花径,形容环境清幽。
- 寒潭:寒冷的潭水,给人清凉之感。
- 兰襟、蕙带:兰花的襟饰,蕙草的带子,象征着清雅的品味。
- 酒怀诗鬓:旧日饮酒作诗的情景,表达一种怀旧之情。
- 苍龙:象征高远的志向或理想。
- 松阴蕙磴:指松树下的阴凉地带,蕙草生长的地方,寓意清静之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家庆,清代诗人,生于1727年,卒年不详。他以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著称,常在诗中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览青龙潭时,结合了个人的感受与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旧日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洞仙歌》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游览青龙潭的怡然自得。开篇以“凭肩笑语”引入,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秋水寒潭照双影”则通过水面映出双影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友谊氛围。诗中“喜兰襟清泚,蕙带飘萧”描绘了自然的美好,蕙草和兰花象征着清雅与高洁,反映了诗人对纯净美好的追求。
“惊起苍龙,来向空山听高咏”则将诗人情感升华至对大自然和理想的追求,苍龙的飞升象征着诗人向往的自由与不羁之志。最后,诗人与友人小坐于松阴之下,悠然自得,问及鸾鸟何时再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思考。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凭肩笑语,漫寻幽芳径:描述诗人与友人亲密交谈,悠闲地漫步在幽静的花径上。
- 秋水寒潭照双影:秋天的水面如镜,映出诗人与友人的身影。
- 喜兰襟清泚,蕙带飘萧:诗人欣赏兰花的清雅,蕙草轻柔地摇曳,展现自然之美。
- 还又是旧日酒怀诗鬓:回忆往昔与友人共饮作诗的美好时光。
- 一声长啸处,惊起苍龙:一声长啸响起,惊动了空中的苍龙,象征着自由的理想。
- 来向空山听高咏:苍龙飞来山中,聆听高亢的歌声,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
- 小坐共忘机,碧树愔愔:在碧绿的树下小坐,忘却世俗的烦恼,沉浸于自然之中。
- 好占取松阴蕙磴:期望能够在松树的阴凉处,享受这清幽的环境。
- 问赁庑伯鸾待何时:询问那庑下的鸾鸟何时再来,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 便五噫歌成,可能偕隐:愿意在这个时刻写成五言诗,希望能与友人一起隐居于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相结合,如“秋水寒潭”比喻宁静的环境。
- 拟人:诗中有“惊起苍龙”之句,将自然现象赋予生命。
- 对仗:如“兰襟清泚,蕙带飘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隐居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清雅、高洁。
- 蕙草:象征温柔、柔美。
- 苍龙: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松阴:象征宁静与幽静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秋水寒潭照双影”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 A. 秋天的水面
- B. 春天的花朵
- C. 夏天的阳光
- D. 冬天的雪景
-
诗中提到的“兰襟”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清雅
- C. 忍耐
- D. 忧伤
-
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隐居于何处?
- A. 城市
- B. 山林
- C. 海边
- D. 河畔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本诗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带有忧伤的情感。
- 李白的《庐山谣》则强调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