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长官六言次韵》
时间: 2025-01-17 10:23:2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作邑君真伯厚,去官我岂曼容。
一廛愿托仁政,六字难赓变风。
五噫已出东洛,三复愿比南容。
学道未従潘盎,南海谓狂为盎,
潘近世得道者也。草书犹似杨风。
杨凝式也。石渠何须反顾,
水驿幸足相容。长江大欲见庇,
探支八月凉风。清风初号地籁,
明月自写天容。贫家何以娱客,
但知抹月批风。青山自是绝色,
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
何殊马耳东风。
白话文翻译:
这位邑君真是仁厚宽厚,我离开官职又何能轻松自在。
我希望能够托付于仁政,但六个字难以改变风气。
五声叹息已从东洛传出,三次希望能与南容相比。
我学习道理尚未追随潘盎,南海的人称我为狂妄的盎,
潘是近世得道的人。草书依然似杨风,
杨凝式的书法。石渠何必回头顾望,
水驿幸好能够相容。长江大欲寻求庇护,
探寻八月的凉风。清风初号如地籁,
明月自写出天的容貌。贫家如何来招待客人,
只知道抹月批风。青山本身就是绝色,
无人问我与谁共享。告诉市朝的公子,
与你何别于马耳东风。
注释:
- 邑君: 指地方官。
- 仁政: 指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
- 五噫: 指叹息的声音。
- 南容: 比喻有德行的人。
- 潘盎: 指古代道家人物,潘是指潘岳,盎是指李盎。
- 草书: 书法的一种,意指书写潦草。
- 石渠: 典指书法作品的高尚地位。
- 地籁: 大地的声音,象征宁静的自然。
- 马耳东风: 比喻对他人的劝告或意见毫不在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兼任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创作背景:
本诗是苏轼和地方官何长官的诗歌往来,是他在离开官职后的一种抒发和自我反思。诗中体现了对仁政的渴望和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同时也表现了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歌鉴赏:
苏轼的《和何长官六言次韵》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也透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篇便通过对邑君仁厚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而“六字难赓变风”则直白地提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环境的深切忧虑。诗中多次提及的叹息与愿望,传达出一种无奈而又坚定的态度。
在对自然的描绘上,苏轼用“清风初号地籁,明月自写天容”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显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最后几句“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则表明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独立。“何殊马耳东风”一句,既是自嘲,也是对世俗的蔑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坚持。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六言的对仗,音韵和谐,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超凡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作邑君真伯厚: 赞美地方官仁爱宽厚。
- 去官我岂曼容: 离开官职后,我又怎能轻松自在。
- 一廛愿托仁政: 希望能够托付于仁政。
- 六字难赓变风: 但六个字难以改变风气。
- 五噫已出东洛: 五声叹息已从东洛传出。
- 三复愿比南容: 三次希望能与南容相比。
- 学道未従潘盎: 我学习道理尚未追随潘盎。
- 南海谓狂为盎: 南海的人称我为狂妄的盎。
- 潘近世得道者也: 潘是近世得道的人。
- 草书犹似杨风: 草书依然似杨风。
- 杨凝式也: 杨凝式的书法。
- 石渠何须反顾: 石渠何必回头顾望。
- 水驿幸足相容: 水驿幸好能够相容。
- 长江大欲见庇: 长江大欲寻求庇护。
- 探支八月凉风: 探寻八月的凉风。
- 清风初号地籁: 清风初号如地籁。
- 明月自写天容: 明月自写出天的容貌。
- 贫家何以娱客: 贫家如何来招待客人。
- 但知抹月批风: 只知道抹月批风。
- 青山自是绝色: 青山本身就是绝色。
- 无人谁与为容: 无人问我与谁共享。
- 说向市朝公子: 告诉市朝的公子。
- 何殊马耳东风: 与你何别于马耳东风。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 比如“马耳东风”用以比喻对他人意见的无视。
- 拟人: “明月自写天容”赋予了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诗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邑君: 代表理想中的地方官。
- 仁政: 象征着理想的政治理想。
- 清风: 代表自然的宁静与高尚气节。
- 明月: 象征纯洁与理想的境界。
- 青山: 代表自然之美与独立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邑君”指的是谁?
- A. 皇帝
- B. 地方官
- C. 文人
-
“马耳东风”是什么意思?
- A. 听见了
- B. 毫不在意
- C. 喜欢的
-
诗中提到的“仁政”是什么?
- A. 一种政治理念
- B. 一种经济政策
- C. 一种军事策略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 苏轼的另一著名作品,展现了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 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均有豪放之气,苏轼更侧重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而李白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了解苏轼的诗词风格与作品。
- 《宋代文学研究》: 深入研究宋代文学背景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