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咏秋草》
时间: 2025-01-14 06:02: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王孙 咏秋草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荒翠无情霜渐紧。愁数尽雁朝蛩暝。
旧时金埒不重来,又瘦了斜阳影。
离离千里关山迥。偏只似别来心径。
冷烟和梦两朦胧,要盼到东风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秋草在霜寒的侵袭下显得无情而荒凉。愁苦的心情如同雁群在晨昏之际的哀鸣。往日的美好时光再也无法重现,斜阳的影子在我眼前显得愈加消瘦。山川迢递,离别已久,心中愁绪更是难以平复。迷雾般的烟雾与梦魇交织在一起,唯愿东风早日来临,唤醒我沉重的心灵。
注释:
字词注释:
- 荒翠: 形容草木凋零的景象。
- 无情: 形容秋霜的无情,带来寒意与凋零。
- 愁数尽: 愁苦的心情已经到了极点。
- 金埒: 指往日的荣华富贵,金埒是古代美好的比喻。
- 斜阳影: 夕阳的影子,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离离: 形容草木繁茂而又疏离的样子。
- 心径: 心中所思所念的道路。
- 冷烟: 形容朦胧的烟雾,给人以冷清的感觉。
- 东风醒: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着希望与新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东风”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寓意着希望和新生。而“雁朝蛩暝”则运用了秋天特有的自然现象,雁群南飞,表现了离别的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则沄,清代诗人,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他的诗风典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草木凋零之时,诗人通过描写秋草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忆王孙 咏秋草》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秋草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愁苦与思索。开头两句“荒翠无情霜渐紧。愁数尽雁朝蛩暝。”,直接展现了秋天的凋零与寒冷,草木的荒凉与雁群的悲鸣暗示着离别与思念。此时,诗人对往昔的回忆愈加深刻,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的“旧时金埒不重来,又瘦了斜阳影。”,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青春与美好时光的失去。诗人用“金埒”指代往日的繁华,而“斜阳影”则暗示着一切都在渐渐消逝,令人唏嘘。
最后几句“离离千里关山迥。偏只似别来心径。”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千里关山不仅是地理上的遥远,更是心灵上的隔阂。诗的结尾“冷烟和梦两朦胧,要盼到东风醒。”形象地描绘了梦与现实交织的状态,表达了渴望春回大地、心灵复苏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具备深刻的哲理,使人读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荒翠无情霜渐紧。”:描写秋霜的侵袭使得草木显得凋零与冷清。
- “愁数尽雁朝蛩暝。”:雁群的哀鸣象征着诗人心中满满的愁苦。
- “旧时金埒不重来,又瘦了斜阳影。”:往昔的美好已不复存在,夕阳的影子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发消瘦。
- “离离千里关山迥。”:遥远的山川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离愁。
- “偏只似别来心径。”:心中愁苦似乎更加深重,无法释怀。
- “冷烟和梦两朦胧,要盼到东风醒。”:梦与现实的交错,期待春天的到来带来心灵的觉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埒”比作往日的繁华,增加情感的层次。
- 拟人:草木的“无情”赋予自然以情感,让环境的变化与人的内心感受相互呼应。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草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草: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 霜:象征着寒冷与无情,带来了凋零。
- 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传达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消逝与美好的失去。
- 东风:象征着希望与重生,期盼着新生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埒”指的是什么?
A. 草木 B. 生活 C. 往日的繁华 D. 时间 -
诗的结尾“要盼到东风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恐惧 D. 无奈 -
诗中“离离千里关山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坦然 B. 迷茫 C. 孤独 D. 快乐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山行》 - 王维
-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李煜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和郭则沄的《忆王孙 咏秋草》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但杜甫更加强调家庭的温暖与思念的深切,而郭则沄则着重于自然的变化带来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解读》
- 《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忆王孙 咏秋草》,从字词解析到情感分析,全面展现了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