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寄翁卷》
时间: 2025-01-19 14:04: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忽看春至复春还,
门外烟云没野间。
吟有好怀忘瘦苦,
贫多难事坏清闲。
柳花未散色全绿,
杜宇乍啼声更蛮。
闻道扫松溪雨后,
梦随溪雨到岩关。
白话文翻译:
忽然发现春天又来了,
门外的烟云笼罩了田野。
吟咏中有美好的情怀,忘却了身心的苦楚,
然而贫困多多的烦恼,却打破了清闲的生活。
柳花尚未飘散,依旧是满眼的绿色,
杜鹃鸟突然在叫,声音显得更加悠长。
听说雨后松溪已经被打扫干净,
梦随溪水的潺潺声到了岩石的关口。
注释:
- 忽看:突然看到。
- 春至复春还:春天已经到来,又似乎要再度回归。
- 烟云:指山间云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吟有好怀:吟咏中有美好的情怀。
- 瘦苦:指生活的困苦。
- 坏清闲:打破了清闲的生活。
- 杜宇:即杜鹃鸟,古人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 乍啼:突然鸣叫。
- 闻道:听说。
- 扫松溪:清理松树旁的小溪。
- 梦随溪雨到岩关:梦境随着溪水的雨声来到了岩石的关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字子安,号石泉,宋代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表现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创作背景: 《山中寄翁卷》创作于作者隐居山中的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常常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人世的烦恼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山中寄翁卷》是徐照的一首颇具田园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开篇“忽看春至复春还”,诗人以一种惊喜的语气感受到春天的到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然而,接下来的“门外烟云没野间”,则暗示了生活环境的朦胧与复杂,似乎在说,虽然春天来临,但外界的烟云依然笼罩着田野,给人一种无奈的感觉。
在“吟有好怀忘瘦苦,贫多难事坏清闲”两句中,诗人自我反思,尽管吟咏中充满美好的情怀,但生活的贫困与烦恼却使得内心的清闲受到破坏。这种反差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慨。
接下来的描绘如“柳花未散色全绿,杜宇乍啼声更蛮”,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最后,诗人以“闻道扫松溪雨后,梦随溪雨到岩关”结束,带有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世之间的沉思。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生的对比中,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也有对美好春光的眷恋,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忽看春至复春还:诗人突然意识到春天再次来临,反映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 门外烟云没野间:门外的烟雾与云雾交织,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田园景象。
- 吟有好怀忘瘦苦:吟咏的同时,心中充满美好的感受,暂时忘却生活的艰辛。
- 贫多难事坏清闲:生活中的贫困与困难,却让原本的清闲生活变得不再安宁。
- 柳花未散色全绿:春天的柳花尚未凋零,仍满眼绿色,象征着生机。
- 杜宇乍啼声更蛮:杜鹃鸟突然鸣叫,声音悠长,带来一种思乡的情绪。
- 闻道扫松溪雨后:听说雨后小溪已经被清理,暗示着自然的变化与宁静。
- 梦随溪雨到岩关:梦境随着溪水的声音来到山岩,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烟云”比喻生活的复杂与朦胧。
- 拟人:杜鹃鸟的叫声带有情感,仿佛在诉说着思乡的情怀。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世烦恼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生命的轮回。
- 烟云:代表生活中的迷茫与复杂。
- 柳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杜宇:代表思乡与情感的寄托。
- 溪雨: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带有一种梦幻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鸟?
- A. 燕子
- B. 杜鹃
- C. 喜鹊
-
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主要表现在哪两句中?
- A. 忽看春至复春还,门外烟云没野间。
- B. 吟有好怀忘瘦苦,贫多难事坏清闲。
- C. 柳花未散色全绿,杜宇乍啼声更蛮。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向往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写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 《春晓》: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但《山中寄翁卷》更强调了生活的困扰。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徐照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