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雁湖大参赴遂宁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7:43:38意思解释
送李雁湖大参赴遂宁 其二
原文展示:
恢恢大仪中,扶立惟三纲。
国风怨以怒,王道荡无章。
栖栖鲁东家,秉笔修天常。
廉陛不乱纪,冠履不易方。
斯今世运颓,礼义维楫亡。
三边且病痱,群盗方鸱张。
兵如溃堤蚁,民甚赪尾鲂。
厉阶倘不夷,零露将侵裳。
李侯世柱史,识此治乱防。
挥袂别广筵,振衣登高冈。
愿言茂远猷,挽河洒天狼。
白话文翻译:
在广阔的礼仪中,坚守的只有三纲。
国家的风气因愤怒而怨恨,王道已荡然无存。
栖息在鲁东的人家,手握笔墨修订天常。
皇帝的廉洁不扰乱法纪,冠履不易的方正。
现在的世道颓废,礼义的船桨已丧失。
边疆的疾苦如同病痛,盗贼正如猛鸟般四处横行。
军队如同堤坝崩溃的蚂蚁,百姓如同鲜红的尾鲂。
如果高阶的权力不被夷平,早晨的露水将侵袭裳衣。
李侯你是世间的柱石,明白治乱的防范。
挥手告别丰盛的筵席,振衣踏上高岗。
愿你言辞远大,挽救河流,驱散天狼。
注释:
- 三纲:指古代的君臣、父子、夫妇三种伦理关系。
- 国风:指国家的风气,通常与民生、社会风俗有关。
- 廉陛:指皇帝的清廉。
- 维楫亡:指维持礼义的船桨失落。
- 三边:指边疆地区。
- 厉阶:指高位的权力。
- 李侯:指李雁湖,诗中的主人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年代,致力于通过诗歌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政治、社会的思考与个人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雁湖赴遂宁任职之际,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与对友人的期望,表达了对礼义和治国理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律诗的体裁,结构严谨,音律和谐。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动荡、社会不安的深切关怀。诗中开篇以“恢恢大仪中,扶立惟三纲”引出主题,强调了礼法的重要性,三纲是人伦道德的基础,然而国家的风气却因愤怒而变得怨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比“兵如溃堤蚁,民甚赪尾鲂”,生动地描绘了战乱的景象,百姓的苦难,令人心痛。这种生动的比喻使得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动荡。
结尾部分,李侯被寄予厚望,强调了他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希望他能以远大的志向挽救国家的危亡。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也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展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高尚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恢恢大仪中,扶立惟三纲:强调了古代礼制的重要性,三纲是维系社会的基石。
- 国风怨以怒,王道荡无章:国家的风气因愤怒而变坏,王道失去了应有的规范。
- 栖栖鲁东家,秉笔修天常:提到鲁东的人,暗指儒家文化的传承与修正。
- 廉陛不乱纪,冠履不易方:强调了皇帝的清白与道德的重要性。
- 斯今世运颓,礼义维楫亡:当今社会颓废,礼义已失去引导作用。
- 三边且病痱,群盗方鸱张:边疆疾苦,盗贼猖獗,局势堪忧。
- 兵如溃堤蚁,民甚赪尾鲂:形象地比喻战争的混乱与百姓的困苦。
- 厉阶倘不夷,零露将侵裳:如果权力不被整顿,社会就会更加动荡。
- 李侯世柱史,识此治乱防:李侯是治国的希望,理解治乱的关键。
- 挥袂别广筵,振衣登高冈:告别繁华,寻求高地,象征着一种崇高的理想。
- 愿言茂远猷,挽河洒天狼:希望李侯能有远大的抱负,拯救国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兵如溃堤蚁”,形象生动,增强了感情的表达。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社会风气拟人化,使得人们能够感受到其变化的直接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国家的治乱、礼义的沦丧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友人的期望,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纲:象征着伦理道德的基础。
- 国风:象征社会风气。
- 群盗:代表社会动乱与不安。
- 李侯:象征着治国理政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三纲”指的是什么?
- A. 君臣、父子、夫妇
- B. 文、武、仁
- C. 生、死、亡
-
“兵如溃堤蚁”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军队如同蚂蚁般团结
- B. 军队的崩溃如同堤坝崩溃
- C. 民众的痛苦如同蚂蚁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但吴泳的作品更加强调社会的伦理道德与治国理政的责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豪情壮志与对生活的感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