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捣练子 剪征袍》

时间: 2025-01-06 04:33:35

抛练杵,傍窗纱。

巧剪征袍斗出花。

想见陇头长戍客,授衣时节也思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抛练杵,傍窗纱。
巧剪征袍斗出花。
想见陇头长戍客,
授衣时节也思家。

白话文翻译:

抛下了捣练的杵,靠在窗纱旁。
巧妙地剪裁征袍,缝制出花样。
想必在陇头守边的士兵,
在换衣服的时节也会思念家乡。

注释:

  • 练杵:捣练用的杵,古时用以捣打织物。
  • 窗纱:窗户上的纱窗,通常用以遮挡阳光和蚊虫。
  • 征袍:出征的衣服,这里指军人的袍子。
  • 陇头:指边疆的地方,常用来形容驻守边疆的士兵。
  • 授衣:换衣服,这里指士兵在换上新袍子时。

典故解析:

“陇头长戍客”中的“陇头”常指边疆,历史上中国的边防士兵常驻守在此地,表达了士兵的思乡之情。古人常以衣物的变化来联结思乡情感,此诗中通过衣物的制作与士兵的生活,互相映衬,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方回,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精通诗词,风格清新俊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士兵们常年驻守边疆,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诗人通过描绘士兵在边防换衣的情景,反映了对士兵艰辛生活的关切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古捣练子 剪征袍》是一首情感细腻且意象丰富的诗作。开篇“抛练杵,傍窗纱”,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诗人将捣练的杵抛下,身旁是窗纱,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亲切感受。接下来的“巧剪征袍斗出花”,通过巧妙的剪裁,表现了对生活的细致追求,也暗含了对士兵的关爱。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远方的戍边士兵,突显了他们在换衣服的时节对家的思念,情感由温馨转向悠远,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日常生活描写,传达出对士兵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家乡深切的思念,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示了贺铸在诗词创作上的高超技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抛练杵,傍窗纱”: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 “巧剪征袍斗出花”:表现了对生活细致入微的关心,展现了妇女的手艺。
    • “想见陇头长戍客”:将视角转向远方戍边的士兵,表达对他们的关怀。
    • “授衣时节也思家”:强调了士兵在换衣服时对家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日常生活的温馨与远方士兵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远方士兵的关心与思念,反映了对家乡的情感以及对艰难生活的体察。

意象分析:

  • 练杵:象征着日常生活的辛劳与温馨。
  • 窗纱:代表着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 征袍:象征着士兵的责任与牺牲。
  • 陇头:代表着遥远的边疆,隐喻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抛练杵”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轻松
    C. 忧虑
    D. 愤怒

  2. “巧剪征袍”中的“巧”字如何理解? A. 随意
    B. 精巧
    C. 粗糙
    D. 难懂

  3. 诗中“想见陇头长戍客”是指哪个人物? A. 诗人
    B. 士兵
    C. 农民
    D. 商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贺铸的《古捣练子 剪征袍》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前者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情感,而后者则以抽象的月光引发思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