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明府石门山图册子》
时间: 2025-01-01 14:16:07荆山扬锷争摩天,欲断不断浮苍烟。
千盘万叠石门出,峭岩一坼流奔泉。
横桥直架洞底壑,漱琼鸣玉声溅溅。
溪风吹翠湿欲滴,老树挂壁根空悬。
梯山凿石盘鸟道,古藤百尺愁攀援。
茅檐一一负嶂立,夜半驾鹤来飞仙。
如何造物不自惜,更于绝壁穷雕镌。
悬青万仞门呀然,一步一使心回旋。
如鸦蝙蝠扑人面,似乳石髓滑不坚。
天风扫断尘坱迹,杳杳时有闲云眠。
使君青眼了不负,乱山堆里居三年。
拂衣一旦掷官去,绿阴处处啼春鹃。
祇留山色在图画,未妨羞涩囊无钱。
驱车京洛尘滚滚,兴剧一放黄州船。
雪堂月好快把酒,江天万里清而妍。
此时披图发而啸,石门之山落眼前。
要留面目对山色,岂可骫骳供人怜。
我歌未已君忽笑,此语未足闻时贤。
置图一鼓潇湘弦,众山响笑空中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荆山扬锷争摩天,欲断不断浮苍烟。
千盘万叠石门出,峭岩一坼流奔泉。
横桥直架洞底壑,漱琼鸣玉声溅溅。
溪风吹翠湿欲滴,老树挂壁根空悬。
梯山凿石盘鸟道,古藤百尺愁攀援。
茅檐一一负嶂立,夜半驾鹤来飞仙。
如何造物不自惜,更于绝壁穷雕镌。
悬青万仞门呀然,一步一使心回旋。
如鸦蝙蝠扑人面,似乳石髓滑不坚。
天风扫断尘坱迹,杳杳时有闲云眠。
使君青眼了不负,乱山堆里居三年。
拂衣一旦掷官去,绿阴处处啼春鹃。
祇留山色在图画,未妨羞涩囊无钱。
驱车京洛尘滚滚,兴剧一放黄州船。
雪堂月好快把酒,江天万里清而妍。
此时披图发而啸,石门之山落眼前。
要留面目对山色,岂可骫骳供人怜。
我歌未已君忽笑,此语未足闻时贤。
置图一鼓潇湘弦,众山响笑空中传。
白话文翻译:
在荆山上,剑光闪烁,似乎要直刺天际,欲断却又不断的浮云如烟。千层万叠的石门山从其中突现,峭壁一裂,溪水奔流而出。横跨桥梁直架在洞底的深渊,水流声如琼玉般清脆。溪风吹拂,树木翠绿得如要滴水,老树的根部悬挂在壁上,显得十分虚空。山间凿出的鸟道如阶梯般蜿蜒,古藤高耸百尺,让人愁苦难攀援。茅草屋檐负着山峦而立,半夜时分仿佛有神仙驾鹤而来。造物主竟如此不惜资源,尤其在绝壁上雕刻得如此精致。悬崖高耸的石门令人心神荡漾,步步走去心绪旋转如潮。犹如乌鸦和蝙蝠飞扑面前,仿佛乳石般光滑而不坚固。天风吹散了尘埃的踪迹,隐隐约约时有闲云在沉睡。使君的目光真是让人不虚此行,三年间就住在这乱山之中。轻拂衣袍,一旦弃官而去,绿荫之处春天的杜鹃鸟欢叫不止。只留下山色在图画中,未妨羞涩于囊中无钱。驱车在京洛之间,尘土飞扬,兴致一放便乘船去黄州。雪堂月色正好,快来举杯畅饮,江天之间万里清丽而美好。此时披图而吟,石门山就在眼前。要留住面貌对着山色,岂能随意让人怜悯。我歌未止,你却忽然笑,话语不足以表达到时贤之情。将图放在鼓上,潇湘的弦乐声响起,众山也在空中传来笑声。
注释:
- 荆山:指荆山,位于中国湖北省,是著名的山脉。
- 扬锷:指剑光闪烁,引申为山峰高耸。
- 千盘万叠:形容山势重叠、层叠的景象。
- 峭岩一坼:形容山石的裂缝。
- 漱琼鸣玉:形容溪水流动时的清脆悦耳。
- 空悬:悬空而无依托。
- 夜半驾鹤:传说中神仙乘鹤而来,表示超脱世俗。
- 未妨羞涩囊无钱:即使没有金钱,依旧可以享受山水之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兆椿(1640年-1711年),字子勉,号静斋,清代诗人,善于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许兆椿游览吴明府石门山时,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士人追求自然与自由的情怀。
诗歌鉴赏:
《题吴明府石门山图册子》是许兆椿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个人情怀的经典之作。全诗以荆山为引子,描绘出石门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对层峦叠嶂、溪水潺潺的细致描写,塑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自然景色仿佛有了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诗人在描绘石门山的壮丽时,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世间繁华的淡然。他对“造物”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在诗的结尾,许兆椿以“众山响笑空中传”收尾,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心灵的自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荆山扬锷争摩天:描绘山峰高耸,宛如剑锋直指天空。
- 欲断不断浮苍烟:浮云缭绕,似要断绝又不能,增添了山的神秘感。
- 千盘万叠石门出:形容石门山层峦叠嶂,气势磅礴。
- 峭岩一坼流奔泉:裂缝中涌出清泉,象征生机。
- 横桥直架洞底壑:桥梁横跨在深渊之上,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结合。
- 漱琼鸣玉声溅溅:溪水流动如琼玉,声音悦耳动听。
- 溪风吹翠湿欲滴:溪风吹拂,树木湿润,生机勃勃。
- 老树挂壁根空悬:老树的根悬空,暗示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鸦蝙蝠扑人面”,生动形象地描绘风吹动的景象。
- 拟人:溪水如鸣玉,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如“千盘万叠”、“拂衣一旦”等,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的厌倦,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远离世俗的情感。通过对石门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山:象征高耸、雄伟的自然景观。
- 苍烟:象征神秘与空灵。
- 石门:代表坚固与险峻。
- 泉水:象征生命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荆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北
- B. 湖南
- C. 江西
- D. 浙江
-
诗中“漱琼鸣玉”形容的是什么?
- A. 风声
- B. 溪水声
- C. 鸟鸣声
- D. 书声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怜悯
- B. 对官场的向往
- C. 对自由的追求
- D.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表达对山的崇拜与敬仰,强调山的伟岸。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山水之美,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自由的心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