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
时间: 2025-01-14 10:34: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园西。小楼低。破晓凭阑仍袷衣。
雁群飞。雁群飞。南去北来,家书曾付伊。
红笺凝处鹃声咽。红旗飘处风威彻。
好秋时。好秋时。重睹雁行,何由君不归。
白话文翻译
在小园的西边,小楼显得很低。破晓时分,我倚着栏杆,仍穿着袷衣。
大雁群飞,南去北来,我曾把家书托付给它们。
红笺上,蛩声凄咽;红旗飘扬的地方,风声浩荡。
这是多么美好的秋天啊,多么美好的秋天啊!
重见大雁的行列,为什么你还不回来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小园:小的花园。
- 袷衣:一种轻薄的外衣,适合晨凉时穿。
- 雁群:成群的雁,象征远行和思乡。
- 红笺:红色的信纸,常用来书写家书。
- 鹃声:指杜鹃鸟的叫声,寓意思念。
- 风威:指风声的威势,形容秋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 “家书曾付伊”:古代常用雁等鸟类作为信使,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 “红笺凝处鹃声咽”:红笺是书信的象征,鹃声则暗示对离人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闻名。其诗作常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冬交替之际,正值思乡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梅花引》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轻柔的晨光照耀着小园和小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袷衣的描写,体现出晨间的寒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柔弱与脆弱。
随着诗句的推进,雁群的飞翔引入了家书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人的思念与寄托。雁群的南去北来,象征着时空的流逝与心灵的牵挂,诗人怀着期待与无奈,渴望通过雁群传递情感。
最后,诗人在“好秋时”中流露出对重逢的渴望,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伤,因这份美好却伴随着离别的痛苦。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园西。小楼低:描绘了一个小园和矮小的楼阁,创造了一个静谧的空间。
- 破晓凭阑仍袷衣:晨曦初现,诗人倚着栏杆,感受到清晨的寒意。
- 雁群飞。雁群飞:重复强调大雁的飞翔,象征着远行和思念。
- 南去北来,家书曾付伊:大雁作为信使,承载着家书,寄托了思念之情。
- 红笺凝处鹃声咽:红色信纸上,伴随着凄凉的鸟鸣,彰显了思念的痛楚。
- 红旗飘处风威彻:红旗在风中飘扬,寓意着秋天的壮丽。
- 好秋时:对秋天的赞美,暗含美好的情感。
- 重睹雁行,何由君不归:重见大雁的飞行,却无奈于爱人的不归,流露出深深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雁群象征着远行与思念。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鹃声咽”体现情感的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期待,既有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深切的情感,展现了人对亲情的向往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园:象征宁静与孤独。
- 雁群:象征远行与思念,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红笺:代表书信,承载着思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小园”指的是什么?
- A. 一片田野
- B. 小花园
- C. 大山
- D. 河流
-
“家书曾付伊”中的“伊”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雁
- C. 家人
- D. 朋友
-
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是什么?
- A. 小楼
- B. 雁群
- C. 红旗
- D. 秋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春望》杜甫:描写了对故国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汪东的《梅花引》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前者通过秋天的景象体现了时光的流逝,后者则通过月夜的宁静展现了孤独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
以上为《梅花引》的解析与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