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台》

时间: 2025-01-04 09:56:51

下视红尘意眇然,翠栏十二出云颠。

纵眸愈觉心宽大,碧落无垠绕地圆。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月台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下视红尘意眇然,
翠栏十二出云颠。
纵眸愈觉心宽大,
碧落无垠绕地圆。

白话文翻译:

俯视尘世,内心感到渺小,
翠绿的栏杆高耸,直出云端。
眺望远方,心情愈发开阔,
碧蓝的天空无边无际,环绕着大地。

注释:

  • 红尘:指凡俗的世界,俗世的烦恼。
  • 意眇然:意思是心中感到渺小、微不足道。
  • 翠栏:指绿色的栏杆,象征着高雅和美丽。
  • 纵眸:纵目远眺,放眼望去。
  • 碧落:指天空。

典故解析:

“碧落”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天空或宇宙,象征着广阔与无垠,常表达诗人对自由与广阔世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年-约1150年),字凝之,号梦窗,晚号云门居士,宋代女词人。她以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著称,是中国古代少数几位杰出的女性词人之一。她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以月台为背景,从高处俯瞰红尘,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逃避尘世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月台》是一首描绘诗人心境的作品。诗的开篇“下视红尘意眇然”便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淡然,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尘世的繁华,心中却感到一丝渺小,暗示着对尘世的无奈与释然。接下来的“翠栏十二出云颠”则通过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翠绿的栏杆与云端的结合,表现了一种高远的追求与境界。诗人在“纵眸愈觉心宽大”的句子中,表达了在高处俯瞰后,内心的开阔与自由,仿佛所有的烦恼都无法抵达他的心灵深处。最后一句“碧落无垠绕地圆”更是将这种心境升华到一种与天地合一的状态,象征着一种无边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对生活的哲思,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清雅,反映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下视红尘意眇然:俯视人世间的纷扰,心中感到渺小无力。
  2. 翠栏十二出云颠:绿色的栏杆高耸入云,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3. 纵眸愈觉心宽大:放眼远眺,心境愈加开阔,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4. 碧落无垠绕地圆:无边的天空环绕着大地,象征着无尽的自由与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下视红尘”与“纵眸”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翠栏”“碧落”等意象,展现了高远的境界和清新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与内心的开阔,传达了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红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苦恼。
  • 翠栏:象征美好与高雅,体现了诗人的追求。
  • 碧落:象征无边的天空,体现诗人的心境开阔与对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尘”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世俗的烦恼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 B

  2. “翠栏”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追求与理想
    B. 现实的束缚
    C. 失败与挫折
    答案: A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以女性视角表现内心情感。
  • 杜甫的《望岳》:展现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朱淑真的《月台》与王维的《终南山》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朱淑真侧重于内心的开阔与超脱,而王维则更多描绘自然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诗词研究论文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