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团儿》

时间: 2025-01-04 11:57:03

吴江渺渺疑天接。

独著我、扁舟一叶。

步袜凌波,芙蓉仙子,绿盖红颊。

登临正要诗弹压。

叹老去、都忘句法。

剧饮狂歌,清风明月,相应相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团儿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吴江渺渺疑天接。独著我扁舟一叶。
步袜凌波,芙蓉仙子,绿盖红颊。
登临正要诗弹压。叹老去都忘句法。
剧饮狂歌,清风明月,相应相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吴江的水面辽阔,仿佛与天空相连。我独自一人坐在小舟上,脚踏水面,仿佛看见了芙蓉仙子,脸色红润,身披绿色的衣盖。站在高处,正想吟诗,却发现自己已年老,忘记了诗句的法则。于是我痛快地饮酒高歌,清风明月,彼此相应,和谐共鸣。

注释:

  • 吴江:地名,指中国江南的吴江,水乡风光秀丽。
  • 渺渺:形容水面广阔而模糊的样子。
  • 扁舟一叶:形容小舟的轻盈,像一片叶子。
  • 步袜凌波:指脚踏水面,形象轻盈。
  • 芙蓉仙子:比喻美丽的女子,芙蓉花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绿盖红颊:形容女子的服饰颜色和脸色,生动形象。
  • 诗弹压:想要吟唱诗歌,表达对诗歌的渴望。
  • 叹老去都忘句法:感慨年老后对诗词的疏远。
  • 剧饮狂歌:放纵自己,尽情饮酒和歌唱。
  • 清风明月:自然的美好象征,代表着诗意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去华,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一个闲适的时刻,诗人身处美丽的江南水乡,在自然风光的映衬下,感受到青春的逝去与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诗歌鉴赏:

《玉团儿》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景与人生感悟的诗。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开头的“吴江渺渺疑天接”让人感受到江水的浩瀚与天空的连绵,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接着,诗人通过“独著我扁舟一叶”的描写,展现了独自一人乘舟的寂寥与悠然,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静之美。

在描写芙蓉仙子时,诗人又引入了人间美的元素,生动地勾勒出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转向对自身的反思,感叹年华已逝,诗法也渐渐忘却,这种感慨引发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人以“剧饮狂歌,清风明月,相应相答”来结束,全诗在欢乐的气氛中收束,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江渺渺疑天接:诗人描绘吴江的景色,形容其水面广阔,天水相接,带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 独著我扁舟一叶:表达了诗人独自一舟的孤独与自由,心中无拘无束。
  • 步袜凌波:描绘出轻盈的步伐,似乎在水面上行走,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状态。
  • 芙蓉仙子,绿盖红颊:通过美丽的女子形象,增添了诗的情趣。
  • 登临正要诗弹压:反映诗人对诗歌的渴望与追求。
  • 叹老去都忘句法:感悟人生的无常,对青春逝去的叹息。
  • 剧饮狂歌:表现出一种放纵、享受生活的态度。
  • 清风明月: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的完美结合,象征着和谐美好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芙蓉仙子”比喻美丽女子,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绿盖红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生活态度的向往,情感丰富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江:象征着自然的辽阔与宁静。
  • 扁舟:象征着孤独与自由。
  • 芙蓉仙子:象征着美丽与追求。
  • 清风明月: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外在形象,也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面辽阔的地方是哪个?

    • A. 黄河
    • B. 吴江
    • C. 长江
  2. 诗人感叹什么让他忘记了句法?

    • A. 年龄的增长
    • B. 酒饮过多
    • C. 自然的美
  3. 诗中“清风明月”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的和谐美好
    • B. 诗人的孤独
    • C. 文化的传承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袁去华的《玉团儿》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但袁去华更侧重于江南水乡的细腻与柔美,而李白则通过月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二者在意境和情感上有着不同的侧重。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袁去华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