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愚溪》
时间: 2025-01-21 10:33: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戏题愚溪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碧湍漱白石,沄沄复汤汤。
既为人所愚,安用尔许忙?
我昔曾经过,重来已三霜。
无事趼双足,奔走宁非狂。
溪流到江平,翻笑客路长。
岂不有岁晚,乞身还故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溪水流淌时的景象,清澈的溪水冲刷着白色的石头,流动声悠扬而又不断。既然人们常常愚笨,那么你又何必如此忙碌呢?我曾经路过这里,现在再次回到此地,已经是三年过去了。没有事情可做,我只是把双脚放在溪水中,奔走的行为难道不是疯了吗?溪水流向江边,反倒嘲笑我这长途跋涉的旅程。难道在年末的时候,我还在乞求回到故乡吗?
注释:
- 碧湍:指清澈的溪水。
- 漱:冲刷、涤荡。
- 白石:白色的石头。
- 沄沄:形容水声清澈而悦耳。
- 汤汤:形容水流的声势浩大。
- 愚:愚笨、无知。
- 忙:忙碌。
- 三霜:指三年,诗人以“霜”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 趼:指浸泡、浸润。
- 狂:狂妄、疯狂。
典故解析:
“乞身还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反映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仲淹,号石湖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范成大晚年,可能是在他游览愚溪时的感怀之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戏题愚溪》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反映诗人内心感受的作品。诗中的“碧湍”和“白石”展现了溪水的清澈与石头的坚硬,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观察自然景物,更是借助这些景象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其次,诗中提到的“既为人所愚,安用尔许忙”,流露出对世俗忙碌的无奈与反思,强调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迷失方向,忽视了内心的真实需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前四句描绘景物,后两句则转向自我反思,形成一种内外呼应的结构。尤其是“岂不有岁晚,乞身还故乡”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心声,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湍漱白石:描绘溪水清澈,冲刷着白色石头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之美。
- 沄沄复汤汤:形容水流声的悦耳,营造了宁静的氛围。
- 既为人所愚,安用尔许忙?:质疑世人忙碌的意义,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
- 我昔曾经过,重来已三霜: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强调人生的无常。
- 无事趼双足:感慨无所事事,闲适地浸泡双足在水中。
- 奔走宁非狂:自嘲奔波的无奈,暗示内心的孤独。
- 溪流到江平,翻笑客路长:溪水流向江边,嘲讽旅途的漫长与艰辛。
- 岂不有岁晚,乞身还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渴望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溪流”比喻人生的旅途,象征着流逝的时光。
- 拟人:溪水的“翻笑”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前后句的对称结构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探讨人生的意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愚弄世俗忙碌的讽刺,传达出一种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碧湍:象征清澈与纯净,代表诗人内心的渴望。
- 白石:象征坚固与不变,反映出人性的复杂。
- 故乡:象征归属和温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湍”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溪水
B. 黑暗的河流
C. 荒芜的土地 -
诗人对世俗忙碌的看法是? A. 积极向上
B. 无奈与讽刺
C. 理所当然 -
诗中提到的“三霜”意指? A. 三年的时间
B. 三个季节
C. 三个地方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采用了更为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相比之下,《戏题愚溪》更偏向于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内心感受,具有更深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范成大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