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宗伟温伯》
时间: 2025-01-21 02:45: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冉冉流光迫岁馀,青林日夜向人疏。
雨滋岩桂重堆粟,风折庭蕉又献书。
逋客解兰思婉娩,先生弹铗厌清虚。
一尘不立浑输我,即境心安是故庐。
白话文翻译:
岁月匆匆流逝,已经过了一年,青翠的树林日夜向我敞开。
雨水滋润着山间的桂花,丰收的稻谷堆积如山;
风吹折了庭院里的蕉叶,又送来了书信。
远游的客人解开了兰草,思念着美好的时光;
先生弹奏着铗琴,厌倦了这清静的虚无。
一尘不染的心境,让我感到无比舒适,
这就是我所向往的安宁生活。
注释:
- 冉冉:慢慢地、缓缓地,形容时间的流逝。
- 岁馀:一年之余,指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刻。
- 青林:青翠的树林,象征自然的生机。
- 雨滋:雨水滋润,表示自然的恩赐。
- 岩桂:山间的桂花,象征美好与丰收。
- 逋客:远游的客人,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 解兰:指解开兰草,象征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弹铗:弹奏铗琴,代表文人的清雅生活。
- 清虚:空灵的宁静,形容内心的状态。
- 一尘不立:心中没有尘世的杂念,表示内心的宁静。
典故解析:
“兰”与“蕉”均为常见的植物,兰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蕉叶常被用来比喻文人的情怀。诗中提到的“逋客解兰”可以理解为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文人情怀。诗中还提到的“弹铗”则反映了文人生活的悠闲与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常熟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惜。
诗歌鉴赏:
《次韵宗伟温伯》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山水田园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时间流逝与生命感悟的主题。诗的开头“冉冉流光迫岁馀”就为整首诗奠定了时间的基调,流光如水,岁月匆匆,令人感慨。
接着,诗人描绘了青林日夜向人疏的画面,青翠的树林充满生机,构成了一副美丽的自然图景。随着“雨滋岩桂重堆粟”的描绘,诗人将自然的丰盈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
“风折庭蕉又献书”则是一种人际交往的体现,风吹折蕉叶,像是书信传递的方式,传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逋客解兰思婉娩”,诗人通过对远游客人解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高与思念的情感。
最后,诗人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安逸,“一尘不立浑输我”,在经历了外界的纷扰后,内心的宁静才是最珍贵的。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冉冉流光迫岁馀”:描绘时间的流逝,强调岁月的无情。
- “青林日夜向人疏”:青翠的树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展示自然的生机。
- “雨滋岩桂重堆粟”:自然的滋润带来了丰收,象征着生活的富足。
- “风折庭蕉又献书”:自然与人际关系的交融,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 “逋客解兰思婉娩”: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体现文人的情感。
- “先生弹铗厌清虚”:文人对空灵宁静的向往,反映出内心的追求。
- “一尘不立浑输我”: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安逸,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滋岩桂”,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紧密结合。
- 拟人:自然现象如风与雨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内心的安宁。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青林:象征生命的力量,代表着自然的美好。
- 岩桂:象征丰收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庭蕉:象征家庭生活的安宁与和谐。
- 兰:象征高洁与思念,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冉冉流光”意指: A. 时间流逝
B. 流水潺潺
C. 生命的消逝 -
“雨滋岩桂”中的“雨”表示: A. 雨水的滋润
B. 雨的声音
C. 雨的颜色 -
诗人对“清虚”的态度是: A. 倾向于繁华
B. 向往宁静
C. 不在乎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对比范成大的自然诗与王维的山水诗,两者都表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王维的诗更注重于禅意,而范成大的诗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范成大年谱与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