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宫人分嫁北匠》
时间: 2025-01-01 11:39: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皎皎千婵娟,盈盈翠红围。
辇来路迢递,梳鬟理征衣。
复采鸳鸯花,缀之连理枝。
忧愁忽已失,欢乐当自兹。
君王不重色,安肯留金闺。
再令出宫掖,相看泪交垂。
分配老斲轮,强颜相追随。
旧恩弃如土,新宠岂所宜。
谁谓事当尔,苦乐心自知。
含情理金徽,烦声乱朱丝。
一弹丹凤离,再弹黄鹄飞。
已恨听者少,更伤知音稀。
吞声不忍哭,寄曲宣余悲。
可怜薄命身,万里荣华衰。
江南天一涯,流落将安归。
向来承恩地,月落夜乌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宫女的悲伤心情。她的美丽如月光般皎洁,身旁环绕着翠绿色和红色的装饰。随着辇车的缓慢行驶,路途遥远,她整理着头发,理顺着出征的衣服。她又重新采摘鸳鸯花,将其缠绕在连理枝上,象征着爱情的永恒。然而,忧愁的情绪突然消失,快乐似乎在此刻降临。可惜,君王不重视她的美色,怎么会让她留在金闺之中?再一次被迫出宫,她和昔日情人相对而泣。岁月如流,她默默地追随过去的情感,强颜欢笑。旧情如土,被遗弃,新宠又何必珍惜。谁说事情总是如此?苦乐皆由心知。她含情目送金徽,烦恼的音乐在朱丝上乱响。一曲丹凤离去,再一曲黄鹄飞翔。听者少之又少,更加令人伤心的是知音稀缺。她忍不住咽下哭泣,寄托曲调传达心中悲苦。可怜她薄命的身世,荣华富贵不过转瞬即逝。江南的天涯,自己将何处归宿?曾经承恩的地方,如今只剩月落乌啼的寂寥。
注释:
- 皎皎:形容光明明亮,这里指女子的美丽。
- 千婵娟:形容女子的美丽宛如千般婵娟。
- 辇:古代皇帝或贵族的车。
- 理征衣:整理出征的衣服。
- 鸳鸯花:象征爱情的花朵。
- 金闺:指华丽的宫廷。
- 泪交垂:形容彼此悲伤,相对流泪。
- 新宠:指新的宠爱之人。
- 金徽:指金色的装饰,寓意富贵。
- 丹凤离、黄鹄飞:古曲名,象征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宋代词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写宫廷生活,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宋代宫女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爱情与命运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的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压迫和限制。
诗歌鉴赏:
《宋宫人分嫁北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宫女从荣华富贵的生活中走向被迫离开的心路历程。诗中开头以“皎皎千婵娟”展现了女子的美丽,紧接着则是对她即将离宫的无奈和悲伤。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
诗中运用了诸多细腻的意象,如“鸳鸯花”和“连理枝”,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脆弱,同时也暗示着她对旧情的依恋。而“君王不重色,安肯留金闺”的叹息,深刻地揭示了权力和地位对个人情感的影响,反映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无力与悲哀。
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无望的感慨,尤其是在“可怜薄命身,万里荣华衰”一句中,极富哲理地阐述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多舛。诗的最后,江南的天涯和月落乌啼更是让人倍感凄凉,令人感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皎皎千婵娟:女子的美丽如明月般皎洁动人。
- 盈盈翠红围:装饰华美,体现出她的高贵。
- 辇来路迢递:暗示她被迫出宫的艰难过程。
- 忧愁忽已失,欢乐当自兹:内心的情感起伏,忧愁与快乐交错。
- 君王不重色:反映出皇帝的无情,使她感到失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皎皎千婵娟”比喻女子的美丽。
- 对仗:如“再弹丹凤离,再弹黄鹄飞”展现音乐的节奏感。
- 拟人:如“烦声乱朱丝”赋予声音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情感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皎皎:象征美丽、光明。
- 鸳鸯花:象征爱情与美好。
- 金闺:代表着荣耀与权势。
- 江南:象征着归宿、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皎皎千婵娟”形容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雨水
- C. 女子的美丽
-
“君王不重色”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爱情的期待
- B. 对权力的渴望
- C. 对被忽视的失望
-
诗中提到的“鸳鸯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爱情
- C. 名声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比较汪元量与李清照的作品,汪元量描写的是宫女的失落与无奈,而李清照则多是对爱情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宋宫人分嫁北匠》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