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湿玉阶时候。妆点秋容消瘦。试写画中看,脂晕粉香盈袖。知否。知否。清影怜它如旧。
白话文翻译:
在露水湿润的玉阶时节,打扮得秋天的容颜显得消瘦。试着在画中描绘,腮边的脂晕与粉香满袖而来。你知道吗?你知道吗?清淡的影子依然怜惜它如往昔。
注释:
- 露湿: 露水滋润的状态。
- 玉阶: 比喻洁白如玉的台阶,常用来形容高雅的环境。
- 妆点: 打扮、装饰。
- 秋容: 秋天的容颜,通常与凋零、萧瑟相关。
- 脂晕: 化妆品的痕迹,指腮红。
- 粉香: 粉末的香气,这里指香粉的香味。
- 清影: 清淡的影子,象征着温柔的情感。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通过“秋海棠”可以引申出对秋天的感慨与思索。海棠花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美丽与柔弱的女性形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兰孙,清代女诗人,生于江南,以才情和作品著称。她的诗歌以细腻、婉约见长,常常在自然景物中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海棠花凋零之时,诗人借助秋海棠的形象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如梦令·题秋海棠便面》是郑兰孙对秋海棠的细腻描绘,诗中通过“露湿”、“妆点”、“消瘦”等词,层层堆叠出秋天的诗意和凄美。开篇“露湿玉阶时候”,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清新,随之而来的“妆点秋容消瘦”则暗示着秋季的萧条与凋零,给人以一种轻柔的忧伤。诗中描绘的“脂晕粉香盈袖”,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妆容之美,更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清丽的音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结尾的“知否,知否”似乎在向读者询问,是否也感受到这种清影的怜惜,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诗歌更加深刻。整首诗在美的描绘中,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湿玉阶时候: 描绘秋晨的景象,露水湿润了洁白的台阶,营造出清新的意境。
- 妆点秋容消瘦: 形容秋天的美丽却因季节的变迁显得消瘦,蕴含着生命的脆弱。
- 试写画中看: 诗人尝试将这种美丽定格在画中,表达对美的追求。
- 脂晕粉香盈袖: 细致描绘妆饰与香气,增强了画面感。
- 知否,知否: 反复提问,增强情感的投入与互动,传递出思念与怀念。
- 清影怜它如旧: 清淡的影子依然怜惜这一切,表现出对往昔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 “露湿玉阶”比喻清晨的环境,增强诗意。
- 拟人: “清影怜它如旧”,使情感具象化,体现了对过去的怀念。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海棠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 清晨的露水,象征着生命的纯净与短暂。
- 玉阶: 高雅的象征,暗示着诗人的生活品质。
- 秋容: 秋天的景象,表现出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 脂晕、粉香: 美丽的象征,反映了女性的柔美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阶”象征什么?
- A. 高雅的环境
- B. 恶劣的天气
- C. 生活的困顿
- D. 自然的力量
-
“知否,知否”在诗中的作用是?
- A. 增强情感
- B. 说明时间
- C. 描述景象
- D. 引入新意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宋之问的《渡汉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运用了细腻的情感描写,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在对情感的表达上更为沉重,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
- 《郑兰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