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时间: 2025-01-14 11:48:10

见也匆匆如梦。

别也匆匆如梦。

来是梦中来,去是梦魂相送。

如梦。

如梦。

肠断魂销心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傅熊湘 〔清代〕

见也匆匆如梦。
别也匆匆如梦。
来是梦中来,
去是梦魂相送。
如梦。如梦。
肠断魂销心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短暂相聚与离别的情感。见面时匆匆如梦,分别时同样匆匆如梦。来时仿佛是梦中的来访,去时又像是梦中的魂灵送别。诗中反复提到“如梦”,表现出一种虚幻的感觉,令人心碎与痛苦。

注释

  • 匆匆:急促、迅速的样子。
  • 梦中来:比喻相聚的过程如同梦境般短促而虚幻。
  • 梦魂相送:离别时,仿佛灵魂在梦中相送,表现出对离别的不舍。
  • 肠断魂销:形容因离别而极度伤心,心如刀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熊湘,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短暂相聚与离别的抒发,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相聚和离别的矛盾情感。诗的开头两句“见也匆匆如梦,别也匆匆如梦”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瞬息万变的感觉。接下来的“来是梦中来,去是梦魂相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梦幻般的感受,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离别仿佛都是梦中的幻影。

诗中反复出现的“如梦”两字,带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它不仅是对相聚与离别的感叹,也是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失去的无奈与伤痛。最后一句“肠断魂销心痛”将情感推向高潮,强烈的情绪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撕裂与痛苦。

整首诗以梦境为意象,构建了一幅短暂而美丽的画面,既有对生命的眷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见也匆匆如梦:相见时光匆忙,犹如梦境般虚幻。
  • 别也匆匆如梦:离别时同样匆忙,感觉如同梦中一幕。
  • 来是梦中来:来访的时刻像是梦中出现的人。
  • 去是梦魂相送:离开时仿佛是梦中灵魂的送别。
  • 如梦。如梦:反复强调梦的虚幻,令人沉思。
  • 肠断魂销心痛:因分别而心如刀割,极度悲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相聚与离别比作梦,表达人生的无常。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添了韵律感,如“见也匆匆,别也匆匆”。
  • 反复:通过重复“如梦”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通过对相聚与离别的描绘,表达出深切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短暂与虚幻,反映人生的无常。
  • :代表离别时的情感寄托,灵魂的送别体现了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相聚的快乐
    • B. 离别的伤感
    • C. 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 D. 以上皆是
  2. “如梦”在诗中反复出现,这种修辞手法是什么?

    • A. 比喻
    • B. 对仗
    • C. 反复
    • D. 拟人
  3. “肠断魂销心痛”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惊讶

答案

  1. D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是描绘情感,但更加细腻,侧重于女性的柔情与思念。
  • 苏轼的《水调歌头》:虽主题不同,但同样探讨人生命运与情感的无常,表现出一种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傅熊湘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大全》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