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

时间: 2025-01-14 04:59:41

第一多闻师子儿,碧云馀力嗣工诗。

尽把天光注言语,真将清气入肝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 宋祁 〔宋代〕 第一多闻师子儿,碧云馀力嗣工诗。 尽把天光注言语,真将清气入肝脾。

白话文翻译: 您是博学多才的杰出弟子,有着余力继承并精进诗歌创作。 您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的光芒,真正将清新之气渗透到心灵深处。

注释:

  • 第一多闻:指博学多才,学识渊博。
  • 师子儿:比喻杰出的人才,如狮子般威猛有力。
  • 碧云:比喻高远的志向或才华。
  • 馀力:指在主要事务之外仍有精力从事其他活动。
  • 嗣工诗:继承并精进诗歌创作。
  • 天光:比喻智慧或灵感。
  • 清气:指清新、纯净的气质或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尤以诗文著称。这首诗是宋祁对天台梵才师长吉的赞誉,表达了对长吉博学多才和诗歌才华的钦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宋祁与天台梵才师长吉交往中,对长吉的学识和诗歌才华表示赞赏和敬佩。宋祁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长吉的深厚友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天台梵才师长吉的赞美,展现了宋祁对博学多才和诗歌才华的崇高评价。诗中“第一多闻师子儿”一句,既表达了长吉学识的广博,又以“师子儿”比喻其才华横溢,形象生动。“碧云馀力嗣工诗”则进一步强调长吉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将其才华比作高远的碧云,寓意深远。后两句“尽把天光注言语,真将清气入肝脾”则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长吉言谈中的智慧和清新气质,使其形象更加鲜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宋祁对长吉的敬佩之情。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第一多闻师子儿”:通过“第一多闻”和“师子儿”两个词语,强调长吉的博学和才华,形象地描绘了其卓越的学识和能力。
  • 第二句“碧云馀力嗣工诗”:以“碧云”比喻长吉的高远志向和才华,同时“馀力嗣工诗”表明其在诗歌创作上的精进和成就。
  • 第三句“尽把天光注言语”:通过“天光”比喻智慧,形象地描绘了长吉言谈中的智慧和灵感。
  • 第四句“真将清气入肝脾”:以“清气”比喻清新、纯净的气质,形象地描绘了长吉的清新气质和精神风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云”比喻高远的志向或才华,“天光”比喻智慧或灵感,“清气”比喻清新、纯净的气质或精神。
  • 拟人:如“真将清气入肝脾”中的“入肝脾”,赋予“清气”以人的行为,形象地描绘了清新气质的渗透。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天台梵才师长吉的赞美,表达了宋祁对博学多才和诗歌才华的崇高评价,同时也展现了宋祁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和对长吉的深厚友谊。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碧云、天光、清气。
  • 详细解释:碧云象征高远的志向和才华,天光象征智慧和灵感,清气象征清新、纯净的气质。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洁、智慧、清新的形象,体现了宋祁对长吉的崇高评价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第一多闻师子儿”中的“师子儿”比喻什么? A. 杰出的人才 B. 学识渊博的人 C. 诗歌创作的继承者 D. 高远的志向

  2. “碧云馀力嗣工诗”中的“碧云”比喻什么? A. 高远的志向 B. 清新、纯净的气质 C. 智慧和灵感 D. 余力

  3. “尽把天光注言语”中的“天光”比喻什么? A. 高远的志向 B. 清新、纯净的气质 C. 智慧和灵感 D. 余力

  4. “真将清气入肝脾”中的“清气”比喻什么? A. 高远的志向 B. 清新、纯净的气质 C. 智慧和灵感 D. 余力

答案:1. A 2. A 3. C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新气质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宋祁《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与宋祁《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清新气质的向往,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这种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有助于理解宋祁的创作背景和文学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