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摘梅花篸玉壶,
旋糟熊掌削琼肤。
灯前雪衣新醅熟,
放却先生不醉无。
白话文翻译:
我轻轻摘下梅花,放在玉壶里,
然后把熊掌剁成片,像琼脂般的肌肤。
灯下,雪白的衣裳中,新酿的美酒已经熟了,
我只想放下酒杯,让先生不再醉倒。
注释:
- 篸(zàn):用来盛东西的器具,传统上指玉壶或陶壶。
- 熊掌:指熊的前肢,古人认为其肉质鲜美,是一种珍品。
- 琼肤:形容如美玉般洁白细腻的肌肤。
- 醅熟:指酿酒过程中的酒已发酵完成,可以饮用了。
- 雪衣:形容白色的衣衫,可能指代美酒的清澈或饮酒者的装束。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它展现了唐宋时期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尤其是对梅花、酒的喜爱与品味。这种生活细节反映了当时士人的闲适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民生疾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杨万里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三大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文人雅士喜爱梅花和美酒的时代。诗人借梅花与酒的搭配,表达对生活闲适的享受。
诗歌鉴赏:
《探梅偶李判官馈熊掌》是一首表现文人雅士闲适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梅花与熊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食与美景的热爱。开篇提到“梅花”与“玉壶”,就营造了一种雅致的氛围,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玉壶则代表着珍贵的酒器,二者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提到“熊掌削琼肤”,以鲜美的熊掌与细腻的肌肤相对照,传递出一种美感与享受。熊掌在古代被视为珍品,象征着奢华与美味,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两句“灯前雪衣新醅熟,放却先生不醉无”,则将诗人的饮酒情境引入其中,伴随着灯光的映照,酒香四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惬意的生活画面。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聚,却又不想让对方醉倒,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生活的从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友谊、对美食的热爱,体现了南宋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摘梅花篸玉壶:轻轻摘取梅花,放入精致的玉壶中,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珍视。
- 旋糟熊掌削琼肤:将鲜美的熊掌剁成片,形容其细腻如玉,展示了诗人对美食的向往。
- 灯前雪衣新醅熟:在灯下,身穿洁白衣裳的人,酒已经酿熟,传递出一种温暖和惬意的氛围。
- 放却先生不醉无: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美酒,却不想让对方醉倒,体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熊掌比作“琼肤”,形容其美丽细腻;梅花与玉壶的结合,寓意高洁与珍贵。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与句之间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梅花与熊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美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对友谊与生活的珍视,体现了闲适、雅致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常与文人气质相联系。
- 熊掌:代表奢华与美食,体现出对生活享受的追求。
- 灯光与雪衣:象征温暖、清新,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 A. 奢华
- B. 高洁
- C. 酒香
- 答案:B
-
“熊掌削琼肤”中的“琼肤”指的是什么?
- A. 流水
- B. 美玉
- C. 细腻的肌肤
- 答案:C
-
诗人希望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什么?
- A. 不想喝酒
- B. 珍惜友谊
- C. 不喜欢梅花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梅花》:同样描写梅花,但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高洁。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与思乡之情,情感深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