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人》

时间: 2025-01-17 09:38:09

面熟青山亦故人,霜逢肯负月粼粼。

如闻行李且家住,未必梅花知路贫。

荠老自堪供野饭,罾寒谁与脍溪鳞。

商量只是归耕是,不料归耕也误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面熟青山亦故人,霜逢肯负月粼粼。
如闻行李且家住,未必梅花知路贫。
荠老自堪供野饭,罾寒谁与脍溪鳞。
商量只是归耕是,不料归耕也误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青山老友的深厚情谊。青山常伴如故人,霜降时分是否会辜负那闪烁的月光。若有人问我行李何在,我也只好说我在家住,不一定梅花会知道我道路的贫困。野菜长得太老,还是可以做些饭菜,寒冷的水边,谁来为我捞鱼呢?我原本只是想着返乡务农,没想到返乡务农也让我迷失了方向。

注释

  1. 青山:指自然景色,隐喻朋友。
  2. 霜逢:霜降时节,象征时间的流逝。
  3. 月粼粼:形容月光在水面上闪烁的样子。
  4. 行李且家住:行李只是暂时的,强调安定的生活状态。
  5. 梅花知路贫:梅花象征孤独,问其是否知道贫困的生活。
  6. 荠老:指野菜,象征朴素的生活。
  7. 罾寒:用网捕鱼,暗示生计的艰难。
  8. 归耕:回归田园生活,理想化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季和,号虚白,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方岳晚年,诗人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困扰交织在一起,反映了宋代士人特有的情感。

诗歌鉴赏

《寄友人》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诗中通过青山、梅花等意象,传达出对旧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的开头“面熟青山亦故人”,既表现了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又暗示着友谊的深厚。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通过描绘霜降时月光的美丽,构建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

“未必梅花知路贫”一句,反映了诗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孤独与贫困,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孤傲,暗示着诗人对生活境况的无奈。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加丰富,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商量只是归耕是,不料归耕也误身”,表达了归隐田园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诗人本想通过农耕寻找内心的安宁,却不料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我。这种内心的挣扎和对理想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面熟青山亦故人:青山像故人一样熟悉,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感。
  2. 霜逢肯负月粼粼:霜降时分是否会辜负那闪烁的月光,暗示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如闻行李且家住:如果有人问我行李何在,我也只好说我在家中。
  4. 未必梅花知路贫:梅花是否知道我生活的困苦,表达孤独感。
  5. 荠老自堪供野饭:野菜虽老,仍可充饥,体现朴素的生活态度。
  6. 罾寒谁与脍溪鳞:寒冷的水边,谁来为我捞鱼,表达生计的艰难。
  7. 商量只是归耕是:我原本只是想着返乡务农。
  8. 不料归耕也误身:没想到返乡务农也让我迷失了方向。

修辞手法

  • 比喻:青山比作故人,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梅花是否知晓,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行李且家住”对“未必梅花知路贫”,使诗句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

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困境的无奈,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山:象征友谊、自然的陪伴。
  2. 梅花:象征高洁与孤独。
  3. 野菜:象征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
  4. 霜与月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山”象征什么? a) 友谊
    b) 财富
    c) 时间
    答案:a) 友谊

  2. “归耕”在文中代表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a) 逃避现实
    b) 向往理想生活
    c) 寻求名利
    答案:b) 向往理想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梅花”主要象征了什么? a) 寒冷
    b) 孤独与高洁
    c) 富贵
    答案:b) 孤独与高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渔舟唱晚》(范仲淹)

诗词对比

  1. 方岳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多强调个体的豪情,而方岳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

  2. 主题对比:方岳的《寄友人》强调归隐与现实的矛盾,而李白的《将进酒》则表达对人生短暂的豪放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方岳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