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居》
时间: 2025-01-19 18:52: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啼切孤猿晓更哀,柴门半掩白云来。
山童问我归何晚,昨夜梅花一半开。
无地卓锥生计难,且空双手到林间。
猥随碧水瞻明月,坚订白云赊好山。
岩石空边依草舍,藤萝低处著松关。
年来老去知何许,合向人间占断闲。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猿鸣在清晨听来愈加悲哀,柴门半掩,白云缓缓飘来。
山童问我为何归得这么晚,我说昨夜梅花开了一半。
无处生计,生活艰难,暂且空着双手走进林间。
我愿随着碧水仰望明月,执着白云求得好山。
岩石空旷的边缘依偎着草舍,藤萝低垂处靠近松关。
年复一年,我渐渐老去,不知自己究竟去向何方,只想在人间占有一丝闲适。
注释:
- 啼切:声音凄切,形容猿的叫声。
-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指代山中居所。
- 山童:山中小孩,通常指乡村的孩子。
- 梅花:指梅花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
- 无地卓锥:没有地方安身,生计艰难。
- 猥随:随意地、草率地跟随。
- 碧水:清澈的水,象征自然之美。
- 明月:月亮,象征宁静与思考。
- 合向人间占断闲:希望在人间找到一份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仲皎,宋代著名的僧人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真情流露著称。仲皎在寺庙中生活,常年隐居山林,创作了许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诗篇。
创作背景:
《庵居》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于大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寺庙往往成为文人避世的理想之地,诗人在此创作出大量深具哲理的诗篇。
诗歌鉴赏:
《庵居》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诗的开头以孤猿的哀鸣引入,表明了清晨的孤寂和哀伤,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柴门半掩,白云飘来,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接着,山童的提问让诗人回忆起了梅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于生计的苦恼,提到“无地卓锥生计难”,显示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困惑。然而,他并不沉沦于此,而是选择向自然投去目光,“猥随碧水瞻明月”,这表明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与慰藉。诗的结尾,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方向的迷惘,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表明了他向往闲适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传达出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隐逸文化中的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啼切孤猿晓更哀:孤猿的悲鸣在清晨显得更加哀伤。
- 柴门半掩白云来:柴门半掩,白云从门外飘来,展现出一种幽静的自然景象。
- 山童问我归何晚:山中的小孩询问我为何归得如此晚。
- 昨夜梅花一半开:我回答说,昨夜梅花开了一半,暗示了春天的来临。
- 无地卓锥生计难:我无处可去,生活十分艰难。
- 且空双手到林间:我暂时空着双手走进林中,寻求宁静。
- 猥随碧水瞻明月:我愿随着清澈的水流仰望明月,追寻内心的宁静。
- 坚订白云赊好山:我执着于白云,向往美好的山水。
- 岩石空边依草舍:岩石空旷的边缘依靠着草舍,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田园图景。
- 藤萝低处著松关:藤萝在低处依附于松树,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年来老去知何许:年复一年,我渐渐老去,不知未来的去向。
- 合向人间占断闲:我希望在人间占有一份闲适,享受平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猿的哀鸣比作悲伤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拟人:将自然景象拟人化,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情感。
- 对仗:如“白云来”和“柴门掩”,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但又在自然中寻找安慰与寄托,体现了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猿:象征孤独、悲伤的人生境遇。
- 柴门:隐居生活的象征,表达了与世隔绝的宁静。
- 梅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碧水与明月:象征自然的纯净与心灵的宁静。
- 岩石与草舍: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出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猿”的叫声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欢乐
B. 悲伤
C. 平静
D. 激昂 -
诗人在柴门半掩时,白云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A. 纷扰
B. 宁静
C. 绝望
D. 繁华 -
诗人最后表达的愿望是什么? A. 财富
B. 闲适
C. 权力
D. 名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隐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描绘秋天的景色与情感。
- 陶渊明《饮酒》: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仲皎的《庵居》在主题上相似,但陶渊明更强调了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