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尽
作者: 陈撰 〔清代〕
为贫常作客,春尽未还家。
故国重回首,江城正落花。
屯云依树断,深柳趁风斜。
寂寞年时意,劳劳空岁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贫困而常年在外漂泊,春天已经结束却还没有回到家乡。回首故国,看到江城正值落花时节,心中更加感伤。云朵依附在树上,似乎断裂,深深的柳树在风中倾斜。寂寞的心情在岁月的流逝中愈发明显,辛苦的生活却只换来无尽的空虚。
注释:
- 为贫常作客:因贫困原因常常作为客人生活。
- 春尽未还家:春天已尽,却未能回到自己的家。
- 故国重回首:回忆故乡,重温往事。
- 江城正落花:江城此时正值花落之际。
- 屯云依树断:云似乎停靠在树上,形态断裂。
- 深柳趁风斜:深邃的柳树随风倾斜。
- 寂寞年时意:内心的寂寞在岁月中愈发明显。
- 劳劳空岁华:辛苦的生活换来虚无的岁月。
典故解析:
- 江城:指的是长江流域的城市,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落花:春末夏初,花落的意象常用来表达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撰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因贫困而漂泊在外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春尽》是一首抒发乡愁与孤独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尽时节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为贫常作客”便点出了诗人生活的困境,常常身处他乡,无法归家。接下来“春尽未还家”则更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对故乡的渴望。故国的回忆在诗人心中如同一条不断浮现的河流,时刻涌动着思乡的情感。
“江城正落花”一句,既描绘了江城的春景,也隐喻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落花的意象更是将时光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感受到极致,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与悲伤在这里达到高潮。
后两句“屯云依树断,深柳趁风斜”则通过自然景象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云与树的断裂、柳树在风中的倾斜,仿佛象征着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思念与忧愁。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贫常作客:自述身份,因贫困而常在外漂泊。
- 春尽未还家:春天已结束,却仍未归家,表达思乡情。
- 故国重回首:回忆故国,情感涌动。
- 江城正落花:描绘江城春末落花的景象,寓意时光的流逝。
- 屯云依树断:描绘云朵依附在树上的形态,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 深柳趁风斜:柳树随风倾斜,象征着内心的无奈。
- 寂寞年时意:内心的寂寞在岁月中愈发明显。
- 劳劳空岁华:辛劳的生活换来虚无的岁华,感慨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与树的关系比喻为人们的孤寂与依附。
- 拟人:柳树随风倾斜,表现自然与人的情感共鸣。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对仗工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记忆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希望与生机,也暗示时间的流逝。
- 云:常常象征思绪的飘荡与不定。
- 柳:象征柔情与思念,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依恋。
- 花: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因何原因常常作为客人生活?
A. 因为旅行
B. 因为贫困
C. 因为工作
D. 因为学习 -
“江城正落花”一句中“落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时光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D. 人生的欢乐 -
诗中“深柳趁风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幸福
B. 孤独
C. 兴奋
D. 忧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月下独酌》(李白):展示了孤独与对酒的寄托。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有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但更多反映了国家的动荡。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表达游子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撰传》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