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出德胜门沿堤过雨轻尘不飞新绿在树澹以夕照纵辔丛薄间极潇爽之致 其二》
时间: 2025-01-14 17:33: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出德胜门沿堤过雨轻尘不飞新绿在树澹以夕照纵辔丛薄间极潇爽之致 其二
沙白净于银,润遍青青草。过雨何须泼水来,官路垂杨埽。
暮色转冥冥,多恐西风早。亦有松间解带人,数骑寻秋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白沙如银般洁净,青草润泽而生机勃勃。经过雨水的洗礼,何必再用水来浇灌呢?官道上的垂杨被扫得干净。暮色渐渐深沉,令人担心西风来得太早。山间松树旁,有人解开带子,骑马的人们在寻找秋天的到来。
注释:
- 卜算子:一种词牌名,常用来填词。
- 德胜门:北京的一处古门。
- 轻尘:指细微的灰尘,形容雨后空气清新,尘土不飞扬。
- 新绿:指新发的绿叶,象征生机。
- 澹:淡泊、清淡,形容夕阳的光辉柔和。
- 纵辔:放松马缰,形容骑马时的随意姿态。
- 潇爽:形容清爽舒适的感觉。
- 冥冥:形容夜色渐深,变得模糊。
- 西风:秋风,象征秋季的到来。
- 解带人:形容放松束缚,可能暗示一种轻松的状态。
- 寻秋到:意指寻找秋天的踪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祥河,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以清新自然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见长。其作品常展现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雨后,诗人沿着德胜门的堤岸游览,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细腻感悟。
诗歌鉴赏:
张祥河的《卜算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沙白净于银,润遍青青草”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环境,白沙和青草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接着,诗人以“过雨何须泼水来”反问,传达出一种对自然自我调节能力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清新。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暮色的描写,“暮色转冥冥,多恐西风早”,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季节更替的思考。这种由清新转向沉静的情感变化,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思考的余韵。同时,最后一句“亦有松间解带人,数骑寻秋到”则带来了一丝轻松和惬意,诗人似乎在引导读者感受秋天的到来,体味生活中的宁静与悠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沙白净于银:描绘了沙地的洁净,仿佛银子般光亮。
- 润遍青青草:青草因雨水而显得特别滋润。
- 过雨何须泼水来:表达了雨水的充足,不必再用水浇灌。
- 官路垂杨埽:官道旁的垂柳被扫净,营造出清新环境。
- 暮色转冥冥:夜幕降临,逐渐变得模糊。
- 多恐西风早:担心秋风的来临,暗示时间的流逝。
- 亦有松间解带人:描绘了山间悠闲的人们。
- 数骑寻秋到:骑马的人在寻找秋天的踪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沙比作银,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描绘自然景象时,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沙:象征纯洁、清新。
- 青草:象征生命、活力。
- 暮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预示变化与结束。
- 松树:象征长青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卜算子》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祥河
- C. 杜甫
- D. 苏轼
-
诗中“沙白净于银”中的“沙”指的是什么?
- A. 沙滩
- B. 沙土
- C. 白沙
- D. 沙子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朵
- B. 秋天的萧瑟
- C. 雨后的清新与生命的感悟
- D. 夏天的炙热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张祥河的《卜算子》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均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张的诗更侧重于雨后清新的体验,而王维则更注重山中寂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