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平咏怀》
时间: 2025-01-19 21:27: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阳春风初和,驱车游皇州。
平原明朝辉,层城如云浮。
高杨缘长川,丹霞栖琼楼。
骊驹谁家郎,翩翩临清流。
雕弓飞金丸,银鞍悬吴钩。
从禽平陵东,还归倡家游。
燕姬颜如花,琅玕为搔头。
留君调新声,哀歌弹箜篌。
清宵华灯张,辉煌罗衾裯。
人生当为欢,谁能长忧愁。
嗟嗟玄经儒,穷年无时休。
白话文翻译:
初春的阳风轻柔和煦,我驾车游览皇城。
明亮的平原映照着朝阳,层叠的城池如云彩般浮动。
高高的杨树依偎在长川旁,丹霞映衬着美丽的琼楼。
那骏马是谁家公子,翩翩而至清流之畔。
雕刻的弓箭飞射金丸,银鞍上悬挂着吴钩。
从平陵东游玩动物,最终还是回到娱乐之家。
美丽的燕姬如花般娇艳,琅玕花作为她的发饰。
让我为你唱出新曲,悲歌弹奏箜篌。
清朗的夜晚华灯高悬,辉煌的罗衾铺展。
人生应当及时欢乐,谁能长久忧愁呢?
唉,儒家经典的教诲,常常使人心烦意乱。
注释:
- 阳春: 春天,指温暖的季节。
- 皇州: 指皇城,象征着繁华的地方。
- 平原: 开阔的土地。
- 高杨: 高大的杨树,象征着挺拔与生机。
- 丹霞: 指红色的云彩或山丘,常用来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
- 骊驹: 形容优秀的骏马。
- 银鞍悬吴钩: 指马鞍上挂着吴国的兵器,寓意威武与勇猛。
- 燕姬: 形容貌美的女子。
- 琅玕: 一种美丽的花,常用作饰品。
- 箜篌: 一种古老的乐器,象征音乐和情感的表达。
- 罗衾: 精美的床单,象征温馨的居所。
- 玄经儒: 指儒家经典,强调学问的累积与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士哲,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诗人游览皇城,感受到春日的气息,心中涌现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诗歌鉴赏:
《五平咏怀》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即以“阳春风初和”引入,温暖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接着描绘了平原的明亮与城池的层叠,构建出一幅生动的春日游览场景。诗中“高杨缘长川,丹霞栖琼楼”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从意象上看,骊驹、雕弓、银鞍等元素无不体现出一种豪放之气,反映了诗人对勇敢与自由的向往。而“燕姬颜如花,琅玕为搔头”则将生活的美好与浪漫情怀融为一体,展示了对生活中细微美好的欣赏。最后,诗人提到“人生当为欢,谁能长忧愁”,强调了在美好生活面前,忧愁是多么无谓,激励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春时节,温暖的春风吹拂,诗人驾车游览繁华的皇城。
- 明亮的平原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光辉,层叠的城池仿佛漂浮在云端。
- 高大的杨树依偎在长川边,绚丽的丹霞映衬着美丽的楼阁。
- 那位骑骏马的公子是谁,在清流边翩然而至。
- 精美的弓箭飞射金丸,马鞍上挂着吴国的兵器,显得英武。
- 从平陵的东边游玩后,最终还是回归到娱乐的地方。
- 美丽的燕姬像花一样娇艳,用琅玕花装饰她的头发。
- 让我为你唱出新的曲调,悲伤的旋律在箜篌中回荡。
- 清朗的夜晚华灯高悬,辉煌的床上铺展着华丽的被褥。
- 人生应该及时享乐,谁能长久地忧愁呢?
- 唉,儒家经典的教导,常常让人心中不安,难以得到放松。
修辞手法:
- 比喻: “层城如云浮”,将城池比作浮云,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轻盈与美丽。
- 拟人: “燕姬颜如花”,将燕姬与花进行比较,突显其美貌与妩媚。
- 对仗: 如“雕弓飞金丸,银鞍悬吴钩”,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欢乐的追求,以及对忧愁的无奈,传达出“及时行乐”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春: 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骊驹: 代表着青春与活力。
- 燕姬: 象征着美好与爱情。
- 箜篌: 代表着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高杨缘长川”中的“高杨”指的是哪种树?
- A. 松树
- B. 杨树
- C. 橡树
-
诗人认为人生应该如何对待忧愁?
- A. 长久忧愁
- B. 及时享乐
- C. 忽视忧愁
-
“燕姬颜如花”中的“燕姬”指的是?
- A. 一种鸟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种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将进酒》与赵士哲的《五平咏怀》,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但李白更强调豪情壮志,而赵士哲则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绘与生活的享受。
通过这种比较,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与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