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二首》

时间: 2024-09-19 21:17:54

国赖姜任盛,门归马邓高。

关雎求窈窕,卷耳念勤劳。

圣淑才难拟,休明运继遭。

冈原今献卜,帷扆正攀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二首
作者: 王安石
国赖姜任盛,门归马邓高。
关雎求窈窕,卷耳念勤劳。
圣淑才难拟,休明运继遭。
冈原今献卜,帷扆正攀号。

白话文翻译:

国君依赖姜氏的贤能,门第高贵的马和邓家。
《关雎》歌中寻求温婉的窈窕之人,卷耳草也让我想起辛勤的劳作。
圣明与淑德的才华难以比拟,休明的运势也遭遇了不幸。
如今在冈原之地献上卜辞,帷帐之中正悲号哀叹。

注释:

  • 国赖:国家依赖。
  • 姜任盛:指姜子牙,象征贤能之士。
  • 门归马邓高:马、邓家指门第高贵的名门望族。
  • 关雎:出自《诗经》,求爱之歌,象征美好的爱情。
  • 卷耳:草名,象征辛勤的劳作。
  • 圣淑:智慧与品德兼备。
  • 运继遭:命运接连遭遇不幸。
  • 冈原:高地,象征献祭之地。
  • 帷扆:帐幕,指悲哀的环境。

典故解析:

  • 姜子牙: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士,辅佐周文王建立周朝,常被用来象征政治和军事上的智慧。
  • 关雎:出现在《诗经》的《关雎》篇,象征爱情的纯洁和美好。
  • 卷耳:常用以形容辛勤劳作的精神,出自《诗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主张变法,以振兴国家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深情之作。

创作背景: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二首》创作于慈圣光献皇后去世之际,表达了对皇后的哀悼和对其才德的赞美。王安石通过这首诗,既反映了个人的悲痛,也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诗歌鉴赏: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二首》是王安石悼念慈圣光献皇后的一首挽诗,诗中通过对贤能之士的追忆、对辛勤劳作的感慨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传达出作者深切的哀思。开头两句提到“国赖姜任盛,门归马邓高”,显示了皇后所处的高贵地位与她对国家的贡献,暗示了国家治理与个人品德的密切关系。接着“关雎求窈窕,卷耳念勤劳”,则试图通过《诗经》中美好的爱情意象,抒发对皇后美德的怀念,表现了对于勤劳与美德的尊重与追求。

后两句“圣淑才难拟,休明运继遭”则将个人的哀悼上升到全社会的层面,感叹皇后贤良淑德,难以再现,同时也隐含了对不幸命运的悲叹。而最后一句“冈原今献卜,帷扆正攀号”则通过献卜的仪式,表达了对皇后去世的痛心,体现出作者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对生命无常的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皇后的真挚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国赖姜任盛:国家的兴盛依赖于姜氏的贤能。
  2. 门归马邓高:马邓家族的门第高贵,象征显赫的地位。
  3. 关雎求窈窕:如《关雎》般寻求温婉的理想伴侣,表达对美德的向往。
  4. 卷耳念勤劳:卷耳草象征辛苦劳作,暗指皇后的勤奋。
  5. 圣淑才难拟:圣明与淑德的才华难以比拟,表达对皇后的敬仰。
  6. 休明运继遭:对其命运的无奈与悲痛,暗示社会动荡。
  7. 冈原今献卜:在冈原献上卜辞,反映悼念的仪式。
  8. 帷扆正攀号:在帐幕中悲号,传达哀痛之情。

修辞手法:

  • 对偶:如“圣淑才难拟,休明运继遭”,通过对偶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卷耳草比作辛勤劳作,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皇后贤德的追忆,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王安石对国家与家族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姜任盛:象征权谋与智慧。
  2. 马邓高:象征高贵与荣耀。
  3. 关雎:象征爱情与美德。
  4. 卷耳:象征勤劳与奉献。
  5. 冈原:象征献祭与悼念。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承载着诗人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关雎”出自哪个古典文献? A. 《楚辞》
    B. 《论语》
    C. 《诗经》
    D. 《庄子》

  3. “卷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德
    B. 辛勤劳作
    C. 高贵
    D. 智慧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对皇后才德的赞美,而陆游则更多地表达个人的孤独与对历史的感怀。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但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