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
时间: 2025-01-06 08:02: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本汉家子,早入深宫里。
远嫁单于国,惟悴无复理。
穹庐为室旃为墙,胡尘暗天道路长。
去住彼此无消息,明明汉月空相识。
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回看旧写真。
玉颜不是黄金少,爱把丹青错画人。
朝为汉宫妃,暮作胡地妾。
独留青冢向黄昏,颜色如花命如叶。
白话文翻译
我本是汉朝的子弟,早早便进入深宫之中。
远嫁给单于国,心中惆怅却无处诉说。
用穹庐作房子,帐篷作墙壁,胡人的尘埃遮蔽了天空,漫漫长路无尽头。
你我之间早已失去消息,明亮的汉月却依旧与我相识。
生死难以相见,但我却无法回头,只能不忍心再看那旧时的照片。
我的容颜并非比黄金少,偏偏让画师错把人画了。
早晨我还是汉宫的妃子,傍晚却成了胡地的妾侍。
独自一人留下青冢,迎着黄昏,容颜如花,命运如叶。
注释
字词注释
- 汉家子:指汉朝的子弟。
- 单于国:指匈奴,古代北方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
- 穹庐:指用毛毡做成的房屋。
- 胡尘:指匈奴等北方民族的尘土,象征着异族的侵扰。
- 玉颜:指美丽的容颜。
- 丹青:指画,丹青是古代画家的常用材料。
- 青冢:青色的坟墓,象征着死亡和孤独。
典故解析
- 汉月:汉朝的月亮,与作者的故乡、思念相联系。
- 妃与妾:反映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的悲惨转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改革思想而闻名,倡导变法,致力于国家富强。
创作背景
《明妃曲》创作于王安石的中晚年,正值他经历政治挫折、国事艰难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上汉朝公主远嫁匈奴的思考,抒发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
诗歌鉴赏
《明妃曲》是王安石的一首感人至深的诗,诗中以汉家公主的悲惨遭遇为线索,揭示了古代女性在婚姻和政治之间的无奈与悲哀。开篇的“我本汉家子”直白而有力,迅速引导读者进入情境,接着通过“远嫁单于国”表现出公主的身不由己和深重的离愁。诗中运用穹庐、胡尘等意象,描绘了异乡的孤独与煎熬。
其次,诗中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情的冷淡,“去住彼此无消息”,展现了两地相隔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凄凉。最后两句,公主的命运从汉宫妃转变为胡地妾,象征着女性地位的悲惨变化,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不公。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音乐感,情感真挚而细腻,体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本汉家子:强调身份,表达归属感。
- 早入深宫里:暗示早婚,命运的无奈。
- 远嫁单于国:描绘异国生活的孤独。
- 惟悴无复理:表现心中忧愁,无人倾诉。
- 穹庐为室旃为墙:用简陋的居住条件反映生活困苦。
- 胡尘暗天道路长:象征外部环境的压迫与内心的煎熬。
- 去住彼此无消息:表达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 明明汉月空相识:对故乡的月亮寄托了思念。
- 死生难有却回身:生死离别,回眸往昔的伤感。
- 不忍回看旧写真:对过往的遗憾与痛苦。
- 玉颜不是黄金少:自我反思与对美的无奈。
- 爱把丹青错画人:强调画师对她形象的误解。
- 朝为汉宫妃:盛极一时的身份。
- 暮作胡地妾:身份的急剧转变,体现命运的无常。
- 独留青冢向黄昏:孤独的死后归宿。
- 颜色如花命如叶:对生命脆弱的感慨,花叶同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颜色如花命如叶”,用花与叶比喻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 对仗:如“朝为汉宫妃,暮作胡地妾”,突显身份的对比与反差。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古代女性命运的悲叹,反映了王安石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家:象征家国情怀。
- 穹庐:象征异乡的孤独与艰辛。
- 明月:象征思念与故乡的连结。
- 青冢:象征死亡与孤独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明妃曲》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单于国”指的是哪个民族?
A. 匈奴
B. 鲜卑
C. 阴山 -
诗中“玉颜不是黄金少”的意思是?
A. 容颜不如黄金
B. 容颜与黄金无关
C. 容颜不比黄金差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煜
- 《红楼梦》中的诗词:曹雪芹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明妃曲》与李煜的《虞美人》都表现了对往日生活的怀念与对命运的感慨,但王安石更为直接地描绘了女性的悲惨命运,而李煜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