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

时间: 2025-01-19 15:57:36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白话文翻译:

河北的百姓,生活在边境附近,饱受苦难。
每家每户都让孩子学习耕作和织布,
却将收获的成果上交给官府,去支援抵御外敌的事务。
今年大旱,田地一片焦黄,
而地方官还催促缴纳河流的赋税。
老人和孩子们依偎在一起南逃,
而南方的人们丰年却也没有粮食。
天地间充满了悲愁,白天的阳光也显得昏暗,
路旁经过的人们面色苍白。
你出生的时代不如贞观年间,
那时一斗粟只需几钱,根本没有战乱的威胁!

注释:

  • 河北民:指生活在河北地区的人民。
  • 夷狄:原指外族,后泛指敌人。
  • 河役:指与河流相关的赋税或劳役。
  • 贞观:唐朝贞观年间,指的是一个政治清明、民生富庶的时期。
  • 斗粟:一斗的粟米,用于比喻粮食的数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位期间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与富强。王安石的诗词作品多以现实关怀为主题,反映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河北民》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王安石改革之际,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诗中反映了当时河北地区民众的艰辛与苦难。

诗歌鉴赏:

《河北民》是一首充满悲情的诗歌,通过描绘河北地区百姓的困境,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艰辛。诗的开头便以“河北民”点明主题,直接而有力地引入了百姓的困苦生活。接着,诗人通过“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揭示了百姓们不仅要辛勤耕作,还要将收获的成果上交官府,充当抵御外敌的工具,这种剥削加重了他们的苦难。

大旱的描写,使得诗中对自然灾害的感叹更为深刻,“千里赤”不仅展现了干旱对土地的影响,也象征着百姓绝望的生存状态。接下来的“老小相依来就南”,更是展现了家庭团结的温情,然而这种团结的背后,却是为了逃避困境而不得不南逃的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由悲愁构成,作者通过“悲愁天地白日昏”的描绘,传达了那种深沉的无助感。最后一句“斗粟数钱无兵戎”,不仅是对比贞观时期的富足,更是对当下苦难的无奈与反思,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当下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描绘了河北人民的生活艰辛,生存环境恶劣。
  2.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揭示了百姓的辛劳与官府的剥削。
  3. 今年大旱千里赤: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对生活的冲击。
  4. 州县仍催给河役:反映了地方官府对百姓的压榨,赋税不断增加。
  5. 老小相依来就南:表现了家庭团结的情感,反映了逃避困境的无奈。
  6. 南人丰年自无食:揭示了南方的困境,表现出普遍的社会危机。
  7. 悲愁天地白日昏:诗人感慨天地间的悲愁,增强了诗的悲情氛围。
  8.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强调当前的困苦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贞观时期的富饶与现实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悲剧感。
  • 拟人:天地被赋予情感,表现出对自然与社会的共鸣。
  • 意象:运用“赤”、“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主题思想:

《河北民》通过描绘河北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对历史的反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

意象分析:

  • 河北民:象征着边境人民的苦难。
  • 夷狄:代表外族入侵的威胁。
  • 大旱:自然灾害的象征,反映了生存困境。
  • 白日昏:象征绝望与悲愁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河北民》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王安石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河役”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的灌溉
    • B. 与河流相关的赋税或劳役
    • C. 渔民的捕捞工作
    • D. 河流的航运
  3. 诗中提到的“贞观”指哪个历史时期?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 D. 清朝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了战乱带来的民生困苦,但风格更为沉痛。
  • 李白的《将进酒》:尽管主题不同,但同样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