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呈文几》

时间: 2025-01-19 17:39:05

此月才过禊事修,芳辰冉冉逝如流。

牡丹开了寒应尽,燕子归来春又休。

衰鬓难将新绿染,颦眉岂为落红愁。

劳生扰扰何时足,已拟抛家理钓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此月才过禊事修,芳辰冉冉逝如流。
牡丹开了寒应尽,燕子归来春又休。
衰鬓难将新绿染,颦眉岂为落红愁。
劳生扰扰何时足,已拟抛家理钓舟。

白话文翻译:

这个月刚过了清明节,春天的美好时光如流水般悄然逝去。
牡丹花已经开了,寒冷的季节也快要结束;燕子归来了,但春天似乎又要休息。
我这衰老的鬓发难以再沐浴新绿,愁眉并不是因为落花而生。
人生繁忙,何时才能满足呢?我已打算抛下家务,去理钓舟。

注释:

  • 禊事:指清明节的扫墓祭祖活动。
  • 芳辰:指美好的春天。
  • 牡丹:一种花,象征富贵和美丽。
  • 燕子:春天归来的候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 衰鬓:形容年老,头发变白。
  • 颦眉:皱眉,表达忧愁。
  • 劳生扰扰:形容生活繁忙、琐碎。
  • 理钓舟:比喻回归田园生活。

典故解析:

“禊”是古代春天的祭祀活动,通常在春天的清明节进行。诗中的“牡丹”和“燕子”都是春天的象征,牡丹花开代表着春天的美丽,而燕子归来则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及其短暂。诗人在这里感叹春天的流逝以及自己年华已逝,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重视文人雅士的时代。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明前夕,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生活的反思。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头提到的“禊事”,引发了对春天的思索,诗人观察到春天的美丽转瞬即逝。牡丹花的绽放与燕子的归来,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生活的美好时光。然而,随着季节的更替,诗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衰鬓难将新绿染”,不仅描述了岁月的流逝,也隐含了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无奈。诗人对生活的琐碎感到疲惫,渴望回归自然,抛却繁杂的世俗生活,去追求一种更加宁静的生活方式。这种对生活理想的向往,展现了人性对自由与安宁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以清明为引子,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结合了个人感受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月才过禊事修:指清明节刚刚过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2. 芳辰冉冉逝如流:春天的美好时光在悄然流逝。
  3. 牡丹开了寒应尽:牡丹花的盛开象征寒冷季节的结束。
  4. 燕子归来春又休:燕子归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但也暗示着春天的短暂。
  5. 衰鬓难将新绿染:年老的鬓发难以再沐浴青春的绿意。
  6. 颦眉岂为落红愁:愁眉并不是因为花瓣的凋落。
  7. 劳生扰扰何时足:人生繁忙琐碎,何时才能满足。
  8. 已拟抛家理钓舟:已打算放下家务,去追求闲适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春天的流逝,暗示时间的珍贵。
  • 拟人:将春天形象化,赋予其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衰鬓”和“新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着富贵、美丽和春天的生机。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希望。
  • 衰鬓:代表衰老与时间的无情。
  • 钓舟:象征着隐逸生活与对自然的向往。

这些意象在诗中既有具体的自然景观,又承载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禊事”是什么? A. 祭祀活动
    B. 赏花活动
    C. 读书活动
    D. 农耕活动

  2. “衰鬓难将新绿染”中“新绿”指的是什么? A. 新的季节
    B. 青春的气息
    C. 新的事物
    D. 新的希望

  3. 诗人想要抛下的是什么? A. 家庭
    B. 工作
    C. 生活琐事
    D. 朋友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卫宗武的《清明前呈文几》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卫宗武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感慨和生活的无奈,而杜甫则侧重于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