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杂诗二十首》

时间: 2025-01-14 19:36:59

斫漆高崖畔,千筒不一盈。

野粮收橡子,山屋点松明。

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

儿孙何所乐,向此是平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斫漆高崖畔,千筒不一盈。
野粮收橡子,山屋点松明。
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
儿孙何所乐,向此是平生。

白话文翻译:

在陡峭的高崖旁砍伐漆树,千只桶子却装不满。
野地里收获的是橡子,山中的小屋只点着松明。
只看到树木可以栽种,从来没有田地可供耕作。
儿孙们又有什么乐趣呢,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注释:

  • 斫漆:砍伐漆树,漆树的树脂可以制作漆器。
  • 千筒不一盈:千只桶子都装不满,形容收获极少。
  • 野粮:野生的粮食,指橡子。
  • 松明:用松树木材点燃的火把。
  • 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只能看到可以种树的地方,却没有可以耕作的田地。
  • 儿孙何所乐:对后代的担忧,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将如何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秋水,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常在诗中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宣州杂诗二十首》是在梅尧臣流寓宣州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心境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的依恋,和对世俗生活的失望,体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冲突。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艰苦的生活环境,诗人通过砍伐漆树和收集橡子的场景,表现出一种贫瘠的现状。诗的开头“斫漆高崖畔,千筒不一盈”,以砍伐漆树的辛苦和收获的微薄开篇,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艰难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野粮收橡子,山屋点松明”,则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这种艰苦感。诗人用“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表达了对土地的渴望与无奈,暗示着生命的局限与希望的缺失。

最后的“儿孙何所乐,向此是平生”,则是对未来的深刻反思,表现出对后代生活的担忧,揭示了人们在艰苦环境中所难以获得的快乐与满足。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使人感受到一份深沉的无奈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斫漆高崖畔:在陡峭的崖边砍伐漆树,展示出一种艰辛的劳动。
  2. 千筒不一盈:虽然辛勤劳作,但收获却极其微薄,反映了生活的困顿。
  3. 野粮收橡子:收集野生的橡子作为食物,体现了生存的不易。
  4. 山屋点松明:山中的小屋里点燃松明,传达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景象。
  5. 只见树堪种:只能看到适合种树的地方,暗示缺乏耕地。
  6. 曾无田可耕:无田可耕,生存条件十分恶劣。
  7. 儿孙何所乐:对后代生活的担忧,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悲哀。
  8. 向此是平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意义和乐趣何在。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丰收与贫瘠的对比,突出生活的艰难。
  • 意象:使用“漆树”、“橡子”、“松明”等意象,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关系。
  • 反问:最后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思考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艰苦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出对生存条件的无奈与对后代的担忧,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命运的反思,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漆树:象征着艰辛的劳动与微薄的收获。
  2. 橡子:代表着简陋的生存状态,和野外求生的艰难。
  3. 松明:象征着希望和光明,尽管环境困苦,仍需点亮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筒不一盈”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收获丰盛
    • b) 收获稀少
    • c) 劳动轻松
    • d) 生活富裕
  2. “儿孙何所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 a) 自己的健康
    • b) 后代的生活
    • c) 自然环境
    • d) 社会地位
  3. 诗中提到的“山屋”主要指什么?

    • a) 城市的房屋
    • b) 自然环境中的居所
    • c) 富裕的生活
    • d) 学校

答案:

  1. b) 收获稀少
  2. b) 后代的生活
  3. b) 自然环境中的居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但侧重于国家动荡与个人生活的无奈。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意象表现宁静的生活状态,尽管与梅尧臣的艰难环境形成对比,但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梅尧臣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