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压大江东,兹峰独著雄。潜珍伏其下,神画隐于中。旧俗多庞说,因公得髓穷。从今逢有问,身与到山同。
白话文翻译: 望着大江东去,这座山峰独自显得雄伟。山下隐藏着珍宝,山中隐匿着神奇的画作。旧时的习俗多有夸张的说法,因为您的到来,我得以深入了解其精髓。从今以后,如果有人问起,我可以说自己仿佛亲身到过那山一样。
注释:
- 望压大江东:形容山峰高耸,仿佛压住了东流的大江。
- 兹峰独著雄:兹峰,指这座山峰;独著雄,独自显得雄伟。
- 潜珍伏其下:潜珍,隐藏的珍宝;伏其下,藏在山下。
- 神画隐于中:神画,神奇的画作;隐于中,隐藏在山中。
- 旧俗多庞说:旧俗,旧时的习俗;庞说,夸张的说法。
- 因公得髓穷:因公,因为您的到来;得髓穷,得以深入了解其精髓。
- 从今逢有问,身与到山同:从今以后,如果有人问起,我可以说自己仿佛亲身到过那山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进,号昌父,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是赵蕃回应友人怀玉的诗卷,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山水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阅读了友人怀玉的诗卷后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山水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同游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峰的描绘,展现了山的高大雄伟和神秘莫测。诗中“望压大江东”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的雄伟,仿佛压住了东流的大江。“潜珍伏其下,神画隐于中”则进一步以珍宝和神画来比喻山的神秘和丰富内涵。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以及对自己未能同游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山的深入了解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压大江东: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山峰的雄伟,仿佛压住了东流的大江。
- 兹峰独著雄:强调这座山峰的独特和雄伟。
- 潜珍伏其下:以珍宝来比喻山的丰富内涵和神秘。
- 神画隐于中:以神画来比喻山的美丽和神秘。
- 旧俗多庞说:指出旧时的习俗多有夸张的说法。
- 因公得髓穷:表达对友人的感激,因为友人的到来,自己得以深入了解山的精髓。
- 从今逢有问,身与到山同:表达了自己对山的深入了解和向往,仿佛亲身到过那山一样。
修辞手法:
- 夸张:如“望压大江东”,夸张地描绘了山峰的雄伟。
- 比喻:如“潜珍伏其下,神画隐于中”,以珍宝和神画来比喻山的神秘和丰富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山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敬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自己未能同游的遗憾。
意象分析:
- 山峰:象征着雄伟和神秘。
- 大江:象征着流动和变化。
- 珍宝:象征着丰富和珍贵。
- 神画:象征着美丽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望压大江东”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 诗中“潜珍伏其下,神画隐于中”一句中的“潜珍”和“神画”分别象征什么? A. 丰富和美丽 B. 珍贵和神秘 C. 丰富和神秘 D. 珍贵和美丽
- 诗的最后一句“从今逢有问,身与到山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遗憾 B. 感激 C. 向往 D. 敬畏
答案: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通过对山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能同游的遗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