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在家乃虑国,此事古人风。蚤作欣闻雨,欢谣欲助农。不须询父老,断可验凶丰。药裹从兹屏,诗筒要数通。
白话文翻译
在家中也能忧虑国家大事,这是古人的风范。早起时欣喜地听到下雨,欢快的歌谣想要帮助农民。不需要询问父老,就能判断年景的好坏。从此不再需要药物,但诗作却要频繁交流。
注释
- 在家乃虑国:在家中也能关心国家大事。
- 此事古人风:这是古人的风范和传统。
- 蚤作:早起。
- 欣闻雨:高兴地听到下雨。
- 欢谣:欢快的歌谣。
- 欲助农:想要帮助农民。
- 不须询父老:不需要询问年长者。
- 断可验凶丰:可以判断年景的好坏。
- 药裹从兹屏:从此不再需要药物。
- 诗筒要数通:诗作要频繁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人交往甚密,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旱灾之后,听到喜雨的消息,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心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诗中体现了古人忧国忧民的传统风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恩泽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首句“在家乃虑国”即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怀,将个人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随后的“蚤作欣闻雨”和“欢谣欲助农”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恩泽的感激。结尾的“药裹从兹屏,诗筒要数通”则巧妙地将个人生活与诗歌创作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交流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在家乃虑国: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家中也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怀。
- 此事古人风:指出这是古人的传统和风范。
- 蚤作欣闻雨:早起时高兴地听到下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泽的感激。
- 欢谣欲助农:欢快的歌谣想要帮助农民,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怀。
- 不须询父老:不需要询问年长者,诗人自己就能判断年景的好坏。
- 断可验凶丰:通过自然现象判断年景的好坏。
- 药裹从兹屏:从此不再需要药物,暗示自然恩泽带来的健康和安宁。
- 诗筒要数通:诗作要频繁交流,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在家乃虑国”与“此事古人风”,“蚤作欣闻雨”与“欢谣欲助农”等,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 拟人:“欢谣欲助农”中的“欢谣”被赋予了帮助农民的意愿,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对农民的关怀,同时体现了对自然恩泽的感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朴实的语言,诗人传达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风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自然恩泽,带来丰收和希望。
- 欢谣:象征欢乐和关怀,想要帮助农民。
- 药裹:象征疾病和不安,从此不再需要。
- 诗筒:象征诗歌创作和交流,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在家乃虑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A. 只关心个人生活 B. 关心国家大事 C. 只关心农民 D. 只关心诗歌创作
-
“蚤作欣闻雨”中的“蚤作”是什么意思? A. 早起 B. 晚起 C. 不睡觉 D. 睡觉
-
“欢谣欲助农”中的“欢谣”象征什么? A. 悲伤 B. 欢乐 C. 愤怒 D. 冷漠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刘过的诗作《雨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泽的感激和对农民的关怀。
- 姜夔的诗作《喜雨》: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喜雨的喜悦和对农民的关心。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次韵签判丈因旱而作及喜雨二诗》与刘过的诗作《雨后》: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泽的感激和对农民的关怀,但赵蕃的诗更加注重表达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刘过的诗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对宋代诗歌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人传记》:介绍了赵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理解其诗作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