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稽镇客舍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送客都回我独前,
何人开此竹间轩?
滩声悲壮夜蝉咽,
并入小窗供不眠。
白话文翻译
我送走了所有的客人,独自一人走在前面,
这是谁在竹林间的窗户里等候呢?
滩水声悲壮,夜里的蝉鸣低哽,
这一切声音透过小窗,伴我难以入眠。
注释
字词注释
- 送客:送走客人。
- 都:指“全部”,强调送走的客人很多。
- 独前:独自走在前面。
- 开此:打开这个。
- 竹间轩:竹林中的小屋或窗户。
- 滩声:水滩的声音。
- 悲壮:悲伤而壮丽的声音。
- 夜蝉:夜间鸣叫的蝉。
- 咽:哽咽,声音低沉。
- 小窗:窗户很小。
- 供不眠:提供给我无法入睡的伴随。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送别情景的感慨,以及在孤独夜晚的思绪。这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澄心,江苏常熟人。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他的作品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旅途中,正值送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眷恋和对孤独夜晚的感受。诗中描绘的竹间轩和水声,都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苏稽镇客舍》是范成大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中展现了诗人送别友人后的孤独与思索。开篇“送客都回我独前”便道出一种孤独的心境,所有的客人都已离去,只剩下诗人一人徘徊在竹林间。接着,诗人通过“何人开此竹间轩?”的疑问,表现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似乎期待有人能够陪伴自己,打破这份孤独。
“滩声悲壮夜蝉咽”描绘了夜晚自然环境中的声音,滩水的哀伤与蝉鸣的低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这些声音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反映了他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
最后一句“并入小窗供不眠”则表明这些声音深入人心,伴随着诗人难以入眠的情绪,揭示了夜深人静时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整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绘,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送客都回我独前:我送走了所有客人,独自一人走在前面。
- 何人开此竹间轩:这是谁在竹林中等候呢?
- 滩声悲壮夜蝉咽:滩水声悲壮,夜里的蝉鸣低哽。
- 并入小窗供不眠:这些声音透过小窗,伴我难以入眠。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滩声”和“夜蝉”赋予了情感,表现出一种悲壮与低哽的情绪。
- 对仗:如“送客都回我独前”与“何人开此竹间轩”,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 意象:通过竹林、滩水、夜蝉等意象,传达出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在送别后内心的孤寂与思索,同时也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深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间轩:象征着宁静和隐逸的生活环境。
- 滩声:代表着自然的声音,蕴含着诗人的情感。
- 夜蝉:象征着孤独和思念,蝉鸣常被用来表达哀伤。
这些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与离别、思念等主题相关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送客都回我独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
“滩声悲壮夜蝉咽”中“悲壮”的含义是?
A. 高兴
B. 悲伤而庄重
C. 平静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与送别
B. 自然与生活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念与孤独的主题。
- 李白《夜泊牛头》: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自然景象。
诗词对比
- 范成大 vs. 杜甫:两位诗人同样以离别和思念为主题,但范成大更注重自然环境的描写,而杜甫则更注重情感的深度和历史背景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范成大的诗歌及其创作背景,并扩展对宋代诗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