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龚养正送蕲竹杖
范成大 〔宋代〕
一声霜晓谩吹愁,
八尺风漪不耐秋。
上座独超三昧地,
诺惺庵里证般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早晨,霜降的时节,清晨的寒风吹来,让人感到忧愁。风吹拂着水面,带来阵阵涟漪,似乎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感到不耐烦。在高座上,独自超越了三昧的境界,诺惺庵中则是在验证那只般若的舟。
注释:
- 霜晓:霜降的早晨,代表着秋冬交替的时节。
- 谩:随意、无目的地。
- 八尺:指的是诗人身形或竹杖的长度,象征高大。
- 风漪:风吹动水面所形成的涟漪,体现了自然的变化。
- 三昧:佛教用语,指一种入定的状态。
- 诺惺庵:指一处寺庙,可能是诗人所居之地。
- 般舟:指佛教中的般若波罗蜜多舟,象征智慧的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仲渔,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和官员。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展现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范成大晚年时期,正值秋季,表达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孤独感。诗中所提到的蕲竹杖,可能是他对友人的送别之物,蕲竹杖在当时是一种常用的行走工具,象征着生活的道途。
诗歌鉴赏:
这首《谢龚养正送蕲竹杖》采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早晨,诗人用“霜晓”开篇,瞬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忧愁的氛围。霜降之后,晨风吹拂,带来的不仅是自然的寒意,也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感伤。接下来的“八尺风漪不耐秋”,展示了秋风掀起涟漪的动态,仿佛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而“上座独超三昧地”则突出了诗人在超越世俗的追求,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的热切向往。在“诺惺庵里证般舟”中,诗人再一次回归到佛教意象中,似乎是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安宁与智慧,表明了他对佛法的追求和对生死的思考。
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也有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理解,既有对好友的惜别,也有对秋天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声霜晓谩吹愁:清晨的霜降声随意地吹起忧愁,体现了诗人对这个季节的忧伤感受。
- 八尺风漪不耐秋:高大的竹杖在风中摇曳,涟漪荡漾着,因即将到来的秋天而感到不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上座独超三昧地:在高座上,诗人独自超越了佛教的定境,表现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 诺惺庵里证般舟:在诺惺庵中验证般若智慧的舟,强调了智慧与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般舟”象征智慧,表明对佛法的追求。
- 拟人:风与水的描写让自然似乎有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基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秋天的感慨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寒冷,代表秋冬的来临,寓意时间的流逝。
- 风:象征变化,带来心情的波动。
- 竹杖:象征行走的工具,隐喻人生的旅途。
- 庵:代表一种归宿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霜晓的“霜”指的是什么?
- a) 雪
- b) 霜
- c) 雨
- d) 风
-
“八尺风漪”中的“八尺”最可能代表什么?
- a) 身高
- b) 竹杖的长度
- c) 诗人的年纪
- d) 风的强度
-
诗中提到的“诺惺庵”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座寺庙
- c) 一种器具
- d) 一种音乐
答案:
- b) 霜
- b) 竹杖的长度
- b) 一座寺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范成大的《谢龚养正送蕲竹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范成大更强调孤独与内心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