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朔客建业,不得与兄弟上冢之列,悲感成》
时间: 2025-01-01 13:58: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已看成暮,身今未得归。
风尘孤泪尽,霜露寸心违。
南涧新流水,西山旧落晖。
烟松应好在,宿草定成非。
逝水方东去,浮云浪北飞。
危魂先自断,不待更沾衣。
白话文翻译:
时光已近黄昏,我却未能回归故里。
风尘中孤独的泪水已流尽,霜露的寒冷让我心生违忤。
南边的溪水依旧潺潺流淌,西边的山头依旧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那烟雾缭绕的松树应该还好在,宿草却一定是早已枯萎。
逝去的流水正向东流去,浮云则随风向北飘飞。
危惧的灵魂早已自我决断,不必再等着沾湿衣衫。
注释:
- 岁已看成暮:时光已接近黄昏,隐喻人生的暮年。
- 风尘孤泪尽:经历了世间的辛苦与劳碌,孤独的眼泪已经流尽。
- 霜露寸心违:霜露的寒冷与内心的感受相违背,暗示内心的失落和悲凉。
- 南涧新流水:南方的溪水仍在流淌,暗示时间的继续和自然的常态。
- 西山旧落晖:西山的夕阳依旧照耀,象征着过往的时光和回忆。
- 危魂先自断:灵魂在危难时刻已先行决断,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绝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璧,号石湖居士,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外漂泊的孤独与对兄弟的思念。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深含悲伤和无奈。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十月朔客建业》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岁已看成暮,身今未得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焦虑与对故乡的思念。随着岁月的推移,诗人身在他乡,却未能回归,心中无比惆怅。
接下来的句子“风尘孤泪尽,霜露寸心违”描绘了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孤独的泪水已流尽,内心的感受却与自然环境产生了矛盾。这样的描写使得诗歌情感愈发深沉,读者能感受到那种内心的苦楚与失落。
诗中“南涧新流水,西山旧落晖”则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南方的溪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西山的落晖则意味着过去的时光已不复存在,诗人借此反思人生的短暂与无奈。
最后两句“危魂先自断,不待更沾衣”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心灵的脆弱与绝望,似乎在说即便身处困境,也不再期待外界的拯救。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生命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已看成暮:时间已近黄昏,暗示晚年。
- 身今未得归:身在他乡,未能归家。
- 风尘孤泪尽:经历世间的风尘,孤独的泪水已流尽。
- 霜露寸心违:自然的寒露与内心感受相悖,表现出孤寂。
- 南涧新流水:南方的溪水仍在流淌,象征时间的流逝。
- 西山旧落晖:夕阳的余晖象征回忆与过去。
- 烟松应好在:烟雾缭绕的松树或许安好,暗示自然的宁静。
- 宿草定成非:宿草枯萎,象征旧时光的逝去。
- 逝水方东去:流水向东流去,象征生命的无常。
- 浮云浪北飞:浮云随风而飞,象征飘渺与不定。
- 危魂先自断:灵魂在危难时已做出决断,表现出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暮”,表达生命的短暂。
- 拟人:将自然元素如“松”、“草”赋予情感,增添诗意。
- 对仗:如“逝水方东去,浮云浪北飞”,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时间流逝的象征。
- 风尘:经历世事的艰辛与孤独。
- 霜露:自然景象,象征内心的寒冷与失落。
- 南涧:生命的延续与时间的流逝。
- 西山:回忆与过去的象征。
- 烟松:自然的静谧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岁已看成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的珍惜
- B.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C. 对未来的期待
-
“风尘孤泪尽”意指:
- A. 诗人喜悦的心情
- B. 诗人经历了孤独的痛苦
- C. 诗人对生活的满足
-
诗中提到的“危魂”最能表达什么?
- A. 诗人的决断与无奈
- B. 诗人的希望与梦想
- C. 诗人的快乐与安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通过月光的意象,传达了对兄弟的深切牵挂,情感同样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