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08 20:37:02

持杯遥劝天边月。

愿月圆无缺。

持杯更复劝花枝。

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

持杯月下花前醉。

休问荣枯事。

此欢能有几人知。

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苏轼

持杯遥劝天边月,
愿月圆无缺。
持杯更复劝花枝,
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
持杯月下花前醉,
休问荣枯事。
此欢能有几人知,
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月下花前,举杯劝酒,祝愿月亮常圆无缺,花枝常在,不要离散。作者在月光和花前沉醉,且不去询问世间的荣枯变化。这份欢愉,能有几人理解?与酒和花相伴,何时再能饮酒呢?

注释

  • 持杯:举起酒杯,表示饮酒的行为。
  • 遥劝:远远地劝酒,指对着天边的月亮祝酒。
  • 圆无缺:指月亮满圆,没有缺损。
  • 花枝长在:希望花枝常在,象征美好和长久。
  • 荣枯:指世事的变化,兴盛与衰败。
  • 此欢能有几人知:表达与人共饮的欢愉难得,理解的人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才华横溢,作品涵盖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苏轼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他被贬至黄州时期,生活境遇艰难,但他在逆境中仍表现出乐观和洒脱的态度。诗中通过对月、花的描绘,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是苏轼在月下花前所作的一首词,展现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闲适与豁达。整首词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围绕着“月”和“花”这两个意象展开,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词的开头,苏轼以“持杯遥劝天边月”引入,借月亮的圆满象征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完美的向往。接着,他又劝酒于花枝,寓意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月与花的交融,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生活的热爱。

“持杯月下花前醉”一句,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迷醉的氛围,诗人似乎沉浸在这美好的瞬间,忘却了外界的纷扰与荣枯,体现出他对当下的珍惜与享受。最后,诗人感叹“此欢能有几人知”,表达了对这种快乐的孤独感,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词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收尾,既是对美好时光的呼唤,也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凸显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苏轼展现了他洒脱的人生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持杯遥劝天边月:举杯向远方的月亮祝酒,表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愿月圆无缺:祝愿月亮永远圆满,寓意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持杯更复劝花枝:继续劝酒于花枝,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欢愉。
    • 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希望花枝常在,不要凋零,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持杯月下花前醉:在月光与花香中沉醉,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 休问荣枯事:不去关心世事的荣衰,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 此欢能有几人知:这种快乐有几人能理解,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在美好时光面前不饮酒,何时才能再相聚,流露出对人生时光短暂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理想,花枝比作美好生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持杯遥劝”和“持杯更复劝”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排比:重复“持杯”一词,强调了饮酒的情景和心情。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月下花前的醉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对快乐的渴求,体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理想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对完美生活的追求。
  • :象征青春、美好与短暂,暗含对生命的珍惜。
  • :象征享受与欢愉,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祝愿月亮怎样?

    • A. 常常缺损
    • B. 圆满无缺
    • C. 时而缺失
    • D. 无所谓
  2. 诗中提到的“花枝”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短暂
    • B. 朋友的离去
    • C. 美好与青春
    • D. 过往的回忆
  3. “此欢能有几人知”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 D. 满足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月下饮酒的情景,但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月夜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沉重,反映出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与思想》
  • 《中国古诗词赏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