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17 10:20:59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二月和风到碧城,
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
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白话文翻译:

二月的和风吹到了碧城,
成千上万的绿意迎接着春天。
清明节后的烟雨中,春意盎然。
化妆镜前,巧妙的眉妆似乎偷得了树叶的颜色,
歌楼中美妙的曲子借用了春天的枝头作为名号。
然而,晚秋的霜和雪却是无情的。

注释:

字词注释:

  1. 和风:温暖而柔和的风。
  2. 碧城:指青翠的城镇,这里可能是指美丽的春天景象。
  3. 万条千缕:形容春天万物复苏,绿意盎然的景象。
  4. 舞烟眠雨:形容春天的烟雾和细雨轻柔,仿佛在舞动,又像是在睡眠中。
  5. 妆镜巧眉:化妆镜中巧妙的眉妆,暗指女性的美丽。
  6. 霜霰:霜和小雪,象征着寒冷和凋零。

典故解析:

清明节: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4月4日或5日之间,此时春暖花开,适合扫墓和祭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公元1030年-约1110年),字叔原,号惟白,宋代著名词人,以词风优美、情感细腻著称。晏几道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典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

《浣溪沙》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诗人面临着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压力,春天的到来为他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诗歌鉴赏:

《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二月的和风吹拂,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展现出一种温暖的感觉。接着“万条千缕绿相迎”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繁荣景象,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舞烟眠雨过清明”则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清明节期间的春雨,细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轻柔而又恬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中。同时,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女性美的描绘,妆镜中的巧眉似乎偷了春天的颜色,展现出女性的娇美与动人。最后一句“晚秋霜霰莫无情”,则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形成了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萧瑟之间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与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月和风到碧城: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温暖的风拂过绿色的城市。
  2. 万条千缕绿相迎:形容春天万物复苏,满眼的绿色迎接春天的到来。
  3. 舞烟眠雨过清明:描绘了清明节后的雨水,轻柔如舞,给人一种恬静的感受。
  4. 妆镜巧眉偷叶样:暗示女性的美丽与春天的生机,体现了女性与自然的融合。
  5. 歌楼妍曲借枝名:歌楼中传出的美妙乐曲,仿佛借用了春天的枝头作为名号,展现了春天的欢快气氛。
  6. 晚秋霜霰莫无情:暗示着生命的无常,春天的生机终究会被秋冬的寒冷所替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让春天的风、雨有了生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结构上都有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春天的描绘,传达了生命的无限可能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和风:象征着温暖、希望。
  2. 绿:春天的生机,象征生命的力量。
  3. 妆镜:代表女性的美丽和自我认知。
  4. 霜霰:象征着寒冷和时间的无情,暗示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气是? A. 春分
    B. 清明
    C. 立秋
    D. 冬至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妆镜巧眉偷_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萧瑟之间的对比。 (对 / 错)

答案:

  1. B
  2. 叶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鹧鸪天》(晏殊)

诗词对比:

《春望》与《浣溪沙》均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春望》更多体现了战争时期的忧虑,而《浣溪沙》则强调春天的生机与人情的美好。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晏几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