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四》

时间: 2025-01-01 14:30:24

浅浅馀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

烟迷柳岸旧池塘。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

觉来何处放思量。

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其四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浅浅馀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
烟迷柳岸旧池塘。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
觉来何处放思量。
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寒意依然淡淡,雪已经融化,蕙草开始生长。
烟雾笼罩着柳岸的旧池塘。
风吹动梅花的花蕊,细雨中杏花飘香。
月光洒落在枝头,带来愉快的心情,仿佛是过去虚幻的高唐梦境。
醒来时我在何处思索呢?
如今这不是梦,真正地走向她的方向。

注释:

  • 浅浅:形容寒意轻微、温和。
  • 馀寒:剩余的寒气。
  • 蕙草:一种香草,常用来象征幽雅。
  • 柳岸:柳树生长的河岸,一般带有柔美的意象。
  • 梅蕊:梅花的花蕊,象征春天的气息。
  • 杏花:杏树的花,常用来代表春天的美好。
  • 月堕:月亮落在枝头,形容夜色与月光的美丽。
  • 高唐:指《高唐梦》,出自《离骚》,象征梦境与幻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晏几道,字叔原,号惟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清丽婉约的词风闻名,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他的作品多描写春夏秋冬、花鸟风景,情感细腻而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内心的情感,既有对美好春景的赞美,也有对往昔美好回忆的唏嘘,以及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四》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开篇“浅浅馀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通过描写春天的初春景象,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接着“烟迷柳岸旧池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令人感受到春天的迷离与柔和。

词中“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中的梅花与杏花,不仅象征了春的特征,更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风与雨的交织,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后面的“月堕枝头欢意”,则把意境进一步升华,月光的洒落为这幅春景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欢乐。

最后两句“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起来,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向往,仿佛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对爱人的思念与期待。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呈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浅浅馀寒春半:描绘春季仍有些寒意,说明时节的变化。
    • 雪消蕙草初长:雪融化后,蕙草开始生长,象征春天的到来。
    • 烟迷柳岸旧池塘:描绘出柳岸与旧池塘的柔美意境。
    •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展现春风与细雨中的花香,活泼而富有生气。
    • 月堕枝头欢意:月光洒落,营造出愉快的氛围。
    • 从前虚梦高唐:回忆过去的美好梦境。
    • 觉来何处放思量:思考自己所处的现实与梦境的差异。
    • 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表达对现实爱情的期盼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堕”暗示美好的情感与意象。
    • 拟人:风与雨被赋予了动作,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往昔美好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情感细腻而真挚。

意象分析:

  • 寒春: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尚未完全到来。
  • 蕙草:象征着幽雅与纯洁的爱。
  • 柳岸:象征着柔美与依依不舍。
  • 梅蕊、杏花:象征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 月光: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晏几道
    D. 白居易

  2. 词中提到的花朵有哪些? A. 桃花、梅花
    B. 梅花、杏花
    C. 菊花、丁香
    D. 蕙草、百合

  3. 诗中“如今不是梦”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失落
    B. 期待
    C. 怀念
    D. 惆怅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1.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流露出女性的细腻与柔情。
  2.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描写月色与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晏几道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