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粉痕闲印玉尖纤》

时间: 2024-12-29 20:09:11

粉痕闲印玉尖纤,

啼红傍晚奁。

旧寒新暖尚相兼,

梅疏待雪添。

春冉冉,恨恹恹,

章台对卷帘。

个人鞭影弄凉蟾,

楼前侧帽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粉痕闲印玉尖纤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粉痕闲印玉尖纤,
啼红傍晚奁。
旧寒新暖尚相兼,
梅疏待雪添。
春冉冉,恨恹恹,
章台对卷帘。
个人鞭影弄凉蟾,
楼前侧帽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粉痕闲印玉尖纤”,描绘了女子的妆容,粉色的痕迹留在细腻的玉指上;
“啼红傍晚奁”,形容红色的花儿在傍晚时分凋谢,像是在为美丽的女子悲鸣;
“旧寒新暖尚相兼”,春天的温暖和冬天的寒冷依然交错着;
“梅疏待雪添”,梅花稀疏,期待着雪的降临;
“春冉冉,恨恹恹”,春天渐渐到来,心中却感到怅然;
“章台对卷帘”,在章台边上对着卷起的帘子;
“个人鞭影弄凉蟾”,独自一人,鞭影在地上晃动,似乎在逗弄一只凉爽的蟾蜍;
“楼前侧帽檐”,楼前的屋檐侧斜,显得格外静谧。

注释

  • 粉痕:指女子面上化妆留下的痕迹。
  • 玉尖纤:指女子的手指修长如玉。
  • 啼红:形容花儿的颜色和凋谢的状态。
  • 章台:古代的一种台子,常用于吟唱。
  • 凉蟾:凉爽的蟾蜍,象征春天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7年-1051年),字叔原,号少城,宋代著名词人,与李清照、周邦彦并称。其词风柔婉细腻,常用清丽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阮郎归·粉痕闲印玉尖纤》是一首典雅的词作,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词的开篇通过“粉痕”和“玉尖”两句,描绘出女子细腻的妆容和优雅的姿态,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柔的意境。接着,“啼红傍晚奁”,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儿以情感,体现了春天的柔美和生命的短暂,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

“旧寒新暖尚相兼”一句,表现了春季温暖与寒冷交替的气候特征,暗示了内心的矛盾和不安。随着“梅疏待雪添”,诗人对梅花的期待,似乎在传达一种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期待。

“春冉冉,恨恹恹”则是对春天到来的无奈感,恨意流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对美好时光的惋惜。最后几句通过“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将诗人孤独的身影和静谧的环境相结合,形成了一幅优雅而又孤独的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美丽景象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晏几道词风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粉痕闲印玉尖纤:描绘女子妆容,留有粉痕,手指如玉般纤细。
  2. 啼红傍晚奁:红花在傍晚时分凋谢,似在悲鸣。
  3. 旧寒新暖尚相兼:春季温暖与冬季寒冷交错,形成对比。
  4. 梅疏待雪添:梅花虽稀疏,但期待着雪的降临。
  5. 春冉冉,恨恹恹:春天逐渐来临,心中却感到忧愁。
  6. 章台对卷帘:在章台边上对着卷起的帘子,显得静谧。
  7. 个人鞭影弄凉蟾:独自一人,鞭影在地上晃动,似乎在逗弄蟾蜍。
  8. 楼前侧帽檐:楼前的屋檐侧斜,营造出安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啼红”,赋予花儿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比喻:用“凉蟾”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复杂情感,突出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粉痕:象征女子的美丽和青春。
  • :象征坚韧与希望。
  • :象征新的开始与生命的复苏。
  • 鞭影:象征孤独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阮郎归的作者是?
    A. 李清照
    B. 晏几道
    C. 苏轼
    D. 陆游

  2. “啼红”意指什么?
    A. 红色的花儿凋谢
    B. 红色的夕阳
    C. 红色的衣服
    D. 红色的酒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周邦彦《兰陵王·世事一场大梦》

诗词对比

  • 晏几道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都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但晏几道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