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

时间: 2025-01-08 04:08:11

驰波斗舰疾轻鸿,歌鼓喧天保岁丰。

直面北风吹雨过,卷帘斜日照楼红。

吴儿戏水用长技,太守行春如醉翁。

社稷中兴岂无日,群鱼跃水正飞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
作者: 朱翌 〔宋代〕

驰波斗舰疾轻鸿,
歌鼓喧天保岁丰。
直面北风吹雨过,
卷帘斜日照楼红。
吴儿戏水用长技,
太守行春如醉翁。
社稷中兴岂无日,
群鱼跃水正飞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西湖上观看龙舟竞渡的场景。船只在波涛中急速前进,好似轻盈的鸿雁,鼓声和歌声响彻天空,预示着丰收的年景。北风吹来,雨水浸润,阳光透过窗帘,洒在红色的楼阁上。吴地的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施展他们的游泳技艺,而太守则在春日的游玩中陶醉得如同醉翁。国家的繁荣兴盛难道不会有来日吗?水中的鱼群也在欢快地跃出水面,似乎在飞翔。

注释:

  • 驰波:迅速划动船只,波涛翻滚。
  • 斗舰:竞渡用的小船。
  • 轻鸿:轻盈的鸿雁,形容船只快速。
  • 喧天: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 北风:指冬春季节的北风,象征寒冷与变幻。
  • 卷帘:拉起窗帘,透出光线。
  • 太守:地方官员,负责地方治理。
  • 社稷中兴:国家的复兴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词的清新婉约和对民俗生活的描写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季,正值竞渡的时节,诗人陪同地方官员董令升在西湖观赏盛大的龙舟赛,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期盼。

诗歌鉴赏:

《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是一首充满生气与活力的诗,生动描绘了西湖水上竞渡的热闹场景。诗的开头通过“驰波斗舰疾轻鸿”描绘了龙舟竞渡的迅猛和灵动,紧接着“歌鼓喧天保岁丰”则展示了欢快的气氛,预示着丰收的美好愿景。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春风拂面的惬意和温暖。

诗中“吴儿戏水用长技”则体现了地方水乡孩子们的活泼生动,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太守行春如醉翁”更是将地方官员的悠然自得与民间的欢乐紧密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社稷中兴岂无日,群鱼跃水正飞空”不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也将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显示了诗人对社会繁荣与自然和谐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节日欢愉的赞美,也有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驰波斗舰疾轻鸿:龙舟在波涛中迅猛行进,如同轻盈的鸿雁。
    2. 歌鼓喧天保岁丰:欢快的歌声和鼓声响彻天空,象征着丰收的年景。
    3. 直面北风吹雨过:北风吹来,雨水洒落,描绘出春日的变幻。
    4. 卷帘斜日照楼红:阳光透过窗帘洒在红色的楼阁上,增添了几分温暖。
    5. 吴儿戏水用长技:吴地的孩子们在水中玩耍,展现他们的游泳技艺。
    6. 太守行春如醉翁:地方官员如同醉翁般在春日中游玩,陶醉其中。
    7. 社稷中兴岂无日:国家的繁荣兴盛必将到来。
    8. 群鱼跃水正飞空:水中的鱼群欢快地跃出水面,似乎在飞翔。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轻鸿”比喻快速的船只,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鱼群跃水有如飞翔,赋予了生命力。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寄托了对国家复兴的期盼,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和活力,诗中水的流动与竞渡体现了生生不息的精神。
  • :代表着活动与竞争,体现了人们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
  • :寓意着富饶和欢乐,水中的鱼跃出水面,象征着希望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驰波斗舰疾轻鸿”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龙舟竞渡
    • B. 渔民捕鱼
    • C. 春天的花开
  2. “吴儿戏水用长技”中“吴儿”指的是哪里的人?

    • A. 北方人
    • B. 吴地(江苏一带)的人
    • C. 西湖附近的人
  3. 诗的最后一句“群鱼跃水正飞空”有何含义?

    • A. 鱼在捕鱼
    • B. 鱼在欢快地跃出水面,象征快乐与繁荣
    • C. 鱼在沉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朱翌的《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但朱翌更注重描绘生动的民间生活,而杜甫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传记》
  • 《诗词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