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元宵
作者: 彭永 〔宋代〕
巴人最重上元时,
老稚相携看点诗。
行药归来天向晓,
道傍闻得唤蚕丝。
白话文翻译:
在巴人的心目中,上元节是最为重要的节日,
老人和孩子们相携而行,共同观看点灯的诗会。
我从药铺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接近黎明,
在路边听到有人叫唤着蚕丝。
注释:
字词注释:
- 巴人: 指巴蜀地区的人,常用以代表四川一带的人民。
- 上元: 指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 老稚: 指老年人和小孩。
- 点诗: 指在节日中吟诵诗词,或与灯笼有关的诗歌活动。
- 行药: 指行走于药铺,可能是指采药或送药。
- 唤蚕丝: 可能指叫卖蚕丝的声音,或寓意春天的来临。
典故解析:
“上元”作为重要的节日,在古代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和宗教的意义,尤其与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密切相关。元宵节的灯会、猜谜以及诗词吟诵,都是当时民间盛行的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永,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描写民间生活和自然景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宵节期间,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元宵》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温馨。首句“巴人最重上元时”直接点明了节日的主题,表达了巴人对元宵节的重视和热爱。接着“老稚相携看点诗”,描绘了家庭团聚的温暖情景,老人与孩子们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体现了亲情的美好。
诗中“行药归来天向晓”则展现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可能暗示他在忙碌生活中仍然不忘参与节日庆祝,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期待。而最后一句“道傍闻得唤蚕丝”则传达出春天的气息,暗示着新生的开始,给人以希望。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温馨的场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对家人和传统节日的珍视。通过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彭永在诗中融入了对人情的细腻观察,使得整首诗既有生活化的真实感,又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欢愉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巴人最重上元时: 巴人重视元宵节,强调节日的重要性。
- 老稚相携看点诗: 描绘家庭团聚,代指亲情的温暖。
- 行药归来天向晓: 诗人从忙碌中归来,象征着生活的节奏与对节日的向往。
- 道傍闻得唤蚕丝: 传达春天的气息,暗示新生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 “老稚相携”与“行药归来”形成对比,表现生活的多样性。
- 意象: 蚕丝象征着春天与新生,增强了诗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元宵节的场景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对家庭团聚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稚: 象征家庭、亲情和代际传承。
- 上元: 代表传统节日和团圆的象征。
- 蚕丝: 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机勃勃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上元”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
填空题: 诗中提到“老稚相携看__”。
-
判断题: 诗中“行药归来天向晓”意味着诗人从药铺回家。
对 / 错
答案:
- B
- 点诗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 by 许浑
- 《青玉案·元夕》 by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比较彭永的《元宵》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可以看到彭永强调家庭团聚的温馨,而辛弃疾则描绘了更加热闹、浪漫的节日氛围。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视角和个人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常识》
- 《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