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若水出关》

时间: 2025-01-05 21:48:08

祖母秦州父锦州,卢家少妇又邗沟。

百年骨肉抛三地,万死悲哀并九秋。

欲赠愧无银络索,将离怕听钿箜篌。

汉庭早晚流人赦,望尔归鞭度陇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若水出关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祖母秦州父锦州,
卢家少妇又邗沟。
百年骨肉抛三地,
万死悲哀并九秋。
欲赠愧无银络索,
将离怕听钿箜篌。
汉庭早晚流人赦,
望尔归鞭度陇头。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
我的祖母在秦州,父亲在锦州,卢家的少妇又在邗沟。
百年的亲情被抛散在三个地方,万般的悲哀如同九个秋天的凋零。
想要赠送礼物,却因没有银子而感到羞愧,
将要离别时,又害怕听到那钿箜篌的曲调。
汉朝的皇庭早晚会赦免流放之人,
我希望你能骑马归来时,经过陇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祖母:祖父的母亲,指诗人的外祖母。
  • 锦州:今辽宁省,历史上是重要的地名。
  • 邗沟:今江苏省,古代的一条重要水道。
  • 银络索:指银制的绳索,象征赠送的礼物。
  • 钿箜篌:一种古代的乐器,带有金属装饰,常与欢送、离别相关。
  • 汉庭:指汉朝的朝廷。
  • 陇头:指陇山的山头,象征归来的路。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汉庭”与流人赦,反映了古代朝廷对流亡者的态度,这里暗示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700),清代诗人,字佩弦,号雨山,晚号云湖。其诗风清新,语言流畅,常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切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时。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忧伤,反映了作者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诗歌鉴赏:

《送张若水出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述亲情与友情的分散,深刻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开头两句通过地名的列举,展现了亲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情感依然紧密相连。接下来,通过“百年骨肉抛三地、万死悲哀并九秋”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对亲情的眷恋。

诗中“欲赠愧无银络索”一句,揭示了诗人由于经济拮据而无法赠送礼物的无奈,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难以割舍的情感。最后两句则转向希望,表达了对朋友早日归来的期盼,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简练,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通过对身世与归途的思考,陈维崧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祖母秦州父锦州:点明了自己亲人的地理位置,显示家庭的分散。
  2. 卢家少妇又邗沟:提到卢家少妇,增加了亲情的复杂性,表明情感的多重性。
  3. 百年骨肉抛三地: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亲情的疏离,表达深切的悲哀。
  4. 万死悲哀并九秋:通过“九秋”象征悲伤的深重,令情感更加沉重。
  5. 欲赠愧无银络索:流露出对友人的歉意,显示诗人对物质条件的自觉。
  6. 将离怕听钿箜篌:将离别与音乐结合,体现了离愁别绪的复杂情感。
  7. 汉庭早晚流人赦:提到汉朝的宽容,暗示对未来的希望。
  8. 望尔归鞭度陇头:表达对朋友归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百年骨肉抛三地,万死悲哀并九秋”,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九秋”表示悲哀的时间概念,形象生动。
  • 拟人:将情感赋予物体,通过音乐的描写深化了离别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亲情的离散与友谊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州、锦州、邗沟:象征着亲情的分散与地理的阻隔。
  • 银络索:象征赠礼的心意与物质的局限。
  • 钿箜篌:象征离别的乐曲,带有忧伤的情感。
  • 陇头:象征归来的希望与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钿箜篌”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饮品
    C. 一种饰品
    D. 一种衣物

  2. 作者对亲情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深切怀念
    C. 轻松面对
    D. 不屑一顾

  3. 诗中提到的“汉庭早晚流人赦”暗示了什么?
    A. 对过去的追忆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国家的失望
    D. 对友人的遗忘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by 王之涣
  • 《送友人》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是离别主题,但更突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 《送友人》:表达对离别的感伤,情感更加浓烈,风格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论》
  2.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3.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