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邓孝威集许元锡雪庵仿康乐体》
时间: 2025-01-17 10:18: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晨憩高斋,水木迭清映。
绿筱卫华廊,红泉鉴明镜。
文禽喈,噭噭羁雌竞。
结衿更褰帷,疑义互谭诤。
图史何稠华,琴尊复幽靓。
仆类次公狂,近效长卿病。
秉志协崎崟,抗怀谢尘阱。
久客四节遒,多难百忧盛。
一随彼美游,披藻奋妍咏。
曛黑宁知疲,玉衡渐西柄。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凉意在高斋中徘徊,水中的树木相互映衬,显得格外清澈。
绿竹环绕着华美的廊道,红色的泉水如明镜般闪烁。
文雅的鸟儿在争鸣,雌鸟在树间互相竞争。
我整理衣衫,轻轻撩起帷幕,心中疑虑重重,互相辩论着。
古籍图史何其繁多,琴酒尊前更显幽雅动人。
像我这样的仆人也有些狂妄,近乎模仿长卿的病态。
我志存高远,虽面临崎岖险阻,仍抗拒尘世的困扰。
久居异乡,四季变化多端,遭遇的艰难和忧愁也愈加显著。
我随那美人游玩,披上华丽的衣裳,尽情吟唱。
天色渐暗,难道我会感到疲惫?玉衡星慢慢向西倾斜。
注释
- 萧晨:指清晨的气氛,给人一种凉意。
- 高斋:高处的书房或休息处,象征清幽安静之地。
- 水木迭清映:水与树木相互映衬,形容景色的清丽。
- 绿筱:指绿色的竹子,常用以象征高雅。
- 文禽:文雅的鸟类,象征诗意的生活。
- 结衿:整理衣服,象征仪态和气质。
- 图史:古代的书籍和历史,象征文化的丰富。
- 琴尊:古代的乐器和酒器,表现雅致的生活情趣。
- 长卿:指王维,因其生活态度和心境而被提及。
- 玉衡:指北斗星,象征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700),字廷璐,号雪庵,出生于明末清初,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经常使用典雅的词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美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雅致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萧晨憩高斋”引入,立即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水木的清澈与绿竹的环绕,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随后,诗中提到的文禽与羁雌,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竞争。诗人在此通过描写鸟类的争鸣,隐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竞争与交流。整首诗中,诗人不仅借景抒情,更通过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尘世的反思。
在中间部分,诗人提到“图史何稠华,琴尊复幽靓”,此句不仅展现了文化的积淀,也反映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最后几句,诗人娓娓道来,提到“曛黑宁知疲”,表现出他对自然的陶醉与对人生的洒脱,似乎在传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晨憩高斋:描绘了一种清晨的静谧,强调诗人所处的环境。
- 水木迭清映:水中树木的倒影,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绿筱卫华廊:绿竹环绕的华美廊道,象征高雅与幽静。
- 红泉鉴明镜:红泉水如明镜般闪烁,表现出景色的明丽。
- 文禽喈,噭噭羁雌竞:鸟儿的争鸣隐喻着人际之间的竞争与交流。
- 结衿更褰帷:整理衣服,轻撩帷幕,表现出诗人的优雅姿态。
- 疑义互谭诤:心中疑虑,人与人之间的辩论。
- 图史何稠华:古籍图史广泛,表现出文化的深厚与丰富。
- 琴尊复幽靓:琴酒相伴,展现出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 仆类次公狂:自嘲为“仆人”,暗示对世俗的反思。
- 秉志协崎崟:坚定的志向,面对艰难险阻。
- 久客四节遒,多难百忧盛:长时间在外,生活的艰辛与压力。
- 一随彼美游:与美人游玩,体现出诗人的追求与向往。
- 披藻奋妍咏:披上华丽的衣裳,尽情吟唱,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曛黑宁知疲:夜幕降临,诗人却不知疲惫,展现出陶醉于自然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泉鉴明镜”,比喻泉水的清澈透明。
- 拟人:如“文禽喈”,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绿筱卫华廊,红泉鉴明镜”,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高雅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人生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水木: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 绿筱:象征高雅与清新。
- 琴尊:象征文化与艺术的追求。
- 美人:象征生活的理想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绿筱”象征什么?
A. 竞争
B. 高雅与清新
C. 文化的积淀 -
“曛黑宁知疲”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A. 疲惫
B. 陶醉于自然
C. 对世俗的逃避 -
诗中提到的“琴尊复幽靓”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C. 对历史的沉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自然美与诗人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陈维崧《同邓孝威集许元锡雪庵仿康乐体》与王维《鹿柴》: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前者更侧重生活态度的反思,后者则突出宁静致远的心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陈维崧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