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木樨)》
时间: 2025-01-14 09:45:5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念奴娇(木樨)
作者: 向滈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霜威凄紧,政悲风摇落,千山群木。
十里清香方盛赏,岩桂娇黄姹绿。
九畹衰业,东篱落蕊,到此成粗俗。
孤标高远,淡然还媚幽独。
憔悴诗老多情,问佳人底事,幽居空谷。
日暮天寒垂翠袖,愁倚萧萧脩竹。
林下神情,月边风露,不向雕栏曲。
殷勤惟有,篆烟留得馀馥。
白话文翻译:
霜寒的气息凄冷紧迫,悲风摇动树叶,千山万木尽显凋零。
十里之内清香正浓,岩边的桂花娇艳欲滴。
九畹之地的衰败景象,东篱的花蕊凋零,似乎变得粗俗单调。
我孤独地标榜自己高远,淡然却又迷人,幽静而独处。
憔悴的诗人多情,向佳人询问,何以幽居在空谷?
日暮时分,天气寒冷,翠袖垂下,忧愁倚靠在萧萧的竹子上。
树林间的神情,月边的风露,不向雕栏的曲子倾诉。
殷勤的只有那篆烟,留住了余香满溢。
注释:
- 霜威: 指霜的威力,暗示寒冷的天气。
- 政悲风: 这里指悲伤的风,带有某种凄凉的情感。
- 娇黄姹绿: 形容桂花的色彩鲜艳。
- 粗俗: 指平常、简单,失去了高雅气质。
- 幽居空谷: 形容隐居在偏僻的山谷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滈,字景初,号山云,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桂花的赏析,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孤独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歌鉴赏:
《念奴娇(木樨)》是一首充满了秋天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的凄凉与桂花的美丽。开头的“霜威凄紧”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紧接着,通过“十里清香方盛赏”,诗人展现了桂花的迷人香气,形成了凄凉与美丽的强烈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美的深刻体悟。
在对生活的思考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怀,尤其是“孤标高远,淡然还媚幽独”,既表现出对自我的独立追求,也流露出对佳人的思念与渴望。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高远的理想与现实的孤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全诗以“篆烟留得馀馥”作为结尾,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将诗意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威凄紧,政悲风摇落,千山群木。
描述了寒霜的威力和悲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十里清香方盛赏,岩桂娇黄姹绿。
通过桂花的香气与色彩,展现秋天的美丽,形成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 -
九畹衰业,东篱落蕊,到此成粗俗。
反映了衰败的景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
孤标高远,淡然还媚幽独。
诗人自我标榜,展现独立的个性与内心的淡然。 -
憔悴诗老多情,问佳人底事,幽居空谷。
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与对孤独生活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霜和风比作情感,突出凄凉氛围。
- 拟人: 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作品的情感深度。
- 对仗: 诗中对称结构的使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桂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短暂,诗人以孤独的姿态追求精神的高远,流露出对美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 代表寒冷与凋零。
- 桂花: 象征美丽与芬芳。
- 竹: 代表坚韧与孤独。
- 月: 象征宁静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霜威凄紧”中的“霜”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美丽
D. 生命 -
诗人对秋天的桂花有何种情感?
A. 悲伤
B. 喜爱
C. 忽视
D. 恶心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向滈的这首诗更加强调秋天的凄凉与孤独,而李清照则通过词句表现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向滈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