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梁·闰枝咏史馆海棠,因追忆怀右边衡和作》
时间: 2025-01-09 01:11: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皂帽看花已十年。
又点破晴烟。
疏疏红萼瘦逾妍。
韦郎去,更谁怜。
当窗且试低枝折,
归路压,帽檐偏。
无多残艳照华颠。
惆怅立,晚风前。
白话文翻译:
我戴着黑色的帽子看花已经十年了。
又一次打破了晴空的烟雾。
那稀疏的红花,显得比以前更加娇嫩。
韦郎离去,谁能再来怜惜我呢?
在窗前试着低头折下一枝,
归途上,帽檐被压得歪斜。
这残存的花艳已不多,映照着我的头顶。
我惆怅地站在晚风中。
注释:
- 皂帽:黑色的帽子,常见于古代文人。
- 点破:打破、揭开。
- 晴烟:晴天的烟雾,形容清明的天气。
- 韦郎:指代友人或爱人,这里可能是指与作者有深厚情感的朋友。
- 低枝折:低头折下花枝,表现了对花的留恋和对往事的追忆。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韦郎”可能指的是古代诗人韦应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尤其是在离别之后的孤独感。诗中所描绘的海棠花也有着“愁苦”之意,象征着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感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金兆蕃,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风光、人生哲理和人际关系,语言典雅。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金兆蕃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之际,尤其是在春天花开的时节,借花抒怀,表达对逝去友情或爱情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燕归梁·闰枝咏史馆海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透过细腻的描绘将花与人情结合,以花喻情,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皂帽看花”的意象,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悟。十年的时光在指间流逝,诗人借海棠的娇弱之态,传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惆怅。韦郎的离去,使得诗人感到孤独无依,仿佛一切美丽都随之而去,只有那“低枝折”的动作,显示了他对过去的留恋。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景象中渗透着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苦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皂帽看花已十年”:作者回顾过去十年,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对花的热爱。
- “又点破晴烟”:形象地表达了花开的美丽,打破了阳光下的宁静。
- “疏疏红萼瘦逾妍”:红花虽然稀少,却更显得娇美,体现了美的另一种形态。
- “韦郎去,更谁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孤独,情感深沉。
- “当窗且试低枝折”:在窗前折花,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
- “归路压,帽檐偏”:归家的路途艰辛,帽檐也因压而歪斜,隐喻生活的重压。
- “无多残艳照华颠”:残存的花色已不多,象征着过往的美好已逝。
- “惆怅立,晚风前”:在晚风中愁苦地站立,渲染了孤独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花朵的美与人的情感并列,传达出情感的脆弱与易逝。
- 拟人:花的娇媚仿佛有情感般诉说,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过去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感慨展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借助自然之美反映人情之冷暖。
意象分析:
- 海棠:象征着美好与脆弱,代表着过去的美好时光与情感的逝去。
- 晚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惆怅之感。
- 皂帽:象征着身份与风格,暗示了诗人的生活背景与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韦郎”可能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韦应物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低枝折”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留恋
- C. 无所谓
- D. 愤怒
-
诗中的“晚风”象征什么?
- A. 未来
- B. 年轻
- C. 时间流逝
- D. 自由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诗歌,表达了类似的情感主题。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情感的结合。
-
诗词对比:
- 比较金兆蕃的《燕归梁》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前者侧重于自然意象,后者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