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猎较》

时间: 2025-01-17 09:32:04

道体从宜无害义,不容外物独违时。

未能槁食并泉饮,咽李哇鹅岂可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体从宜无害义,不容外物独违时。
未能槁食并泉饮,咽李哇鹅岂可为。

白话文翻译:

道理的原则应该是无害于正义,不能让外物独自违背时势。
如果不能同时享用干粮和泉水,吞咽李子和鹅肉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道体:指道理的本质。
  2. 无害义:无伤害于正义的原则。
  3. 外物:外在的事物。
  4. 违时:违背时势、时机。
  5. 槁食:干粮。
  6. 泉饮:泉水饮用。
  7. :吞咽。
  8. :李子,一种水果。
  9. :古音,可能是指“鹅”的一种叫声。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思想反映了儒家对道义与时势的看重,强调人应当遵循正义原则,而不是随意追求物质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对时事的思考及对道德的关注。他的诗歌往往具有哲理性,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和变革频繁,士人对道德与现实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陈普创作此诗,可能旨在警示世人要珍视道义,避免因外物诱惑而迷失方向。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对道义与物质享受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道体从宜无害义”,强调了道理的本质应当与正义相一致,而不应被外在的事物所左右。这如同一面镜子,照出当时社会中人们追求物质的现象,提醒我们在追求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的道德信念。

接下来,诗中提到的“未能槁食并泉饮”,反映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强调人们不应仅仅沉迷于饮食的享受,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道德追求。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哲理性,兼具启发性和警示性,促使人们反思自身的生活方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体从宜无害义:道理的本质应当是与正义相符合。
  2. 不容外物独违时:不能让外在的事物违背正当的时势。
  3. 未能槁食并泉饮:如果不能同时享受干粮和泉水的滋养。
  4. 咽李哇鹅岂可为:那么,单纯地享受李子与鹅肉又有什么意义呢?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槁食”与“泉饮”,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反问:最后一句采用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追求物质享受的无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的道义和正义。正义与时势的和谐共存,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道体:象征真理与正义。
  2. 槁食、泉饮:代表生活的基本需求。
  3. 李、鹅:象征物质享受的诱惑。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道体”指的是什么?
    • A. 物质享受
    • B. 道理的本质
    • C. 外在事物
  2. 诗中提到的“槁食”是指什么?
    • A. 新鲜食物
    • B. 干粮
    • C. 热饭热菜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物质享受
    • B. 忽视道义
    • C. 道义与物质的平衡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普的诗与李白的作品进行对比,李白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由与豪放生活的追求,而陈普则更着重于道义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展示了不同的思想倾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陈普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理解》
  • 《儒家思想与宋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