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乡县西晚泊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水阔鸟乌倦,墟寒童仆饥。
一湾村县过,百折暮江迟。
晓梦孤灯见,春阴病骨知。
简书宁不畏,旅力奈先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安乡县西边傍晚时分的所见所感。诗人看到水面宽阔,飞鸟因疲倦而停歇,村庄冷清,孩子们因饥饿而无精打采。船行经过一个个村镇,曲折的江面让行程显得缓慢。梦中孤灯闪烁,春天的阴影让我感到身体的虚弱。即使是写信也不害怕,但旅途的劳累却让我感到无奈。
注释:
- 水阔:水面宽广。
- 鸟乌倦:鸟儿因疲倦而停息。
- 墟寒:村庄冷清,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 童仆饥:孩子和仆人都因饥饿而显得无精打采。
- 一湾村县过:经过一个个村镇,形容江水弯曲。
- 百折暮江迟:江水曲折,行程缓慢。
- 晓梦孤灯见:清晨时分,梦中看到孤独的灯光。
- 春阴病骨知:春天的阴云使我感到身体虚弱。
- 简书宁不畏:写信时心中不畏惧。
- 旅力奈先疲:旅途的疲惫让我感到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靖庵,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和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感受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诗人在出行时目睹了自然的景色与人间的冷清,感受到身心的疲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安乡县西晚泊》是一首流露出淡淡乡愁和旅途疲惫的诗作。诗人在傍晚时分停留在安乡县的江边,眼前的景象引发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开篇“水阔鸟乌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面,飞鸟因疲倦而停息,暗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无奈。接着“墟寒童仆饥”,通过对村庄冷清和孩子饥饿的描写,展现出人间的孤寂和生活的艰辛。这种对比使得景物的描写更为生动,引人深思。
“一湾村县过,百折暮江迟”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与时间的无情,曲折的江面使得行程变得缓慢,似乎也在映射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到了“晓梦孤灯见,春阴病骨知”,诗人在梦中看到孤灯,暗示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春天的阴影使他感到身体的虚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最后两句“简书宁不畏,旅力奈先疲”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旅途劳累,仍然不畏艰辛,愿意继续书信相托,传达自己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景物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阔鸟乌倦:水面宽广,鸟儿因游荡而疲倦,象征着无所事事的惆怅。
- 墟寒童仆饥:村庄冷清,孩子们饿得无精打采,描绘了生活的艰辛。
- 一湾村县过:舟行经过曲折的村庄,表现出旅途的漫长。
- 百折暮江迟:江水弯曲,行程缓慢,反映出时间的无情。
- 晓梦孤灯见:清晨梦中看到孤灯,象征孤独的思考。
- 春阴病骨知:春天的阴云使身体感到虚弱,反映对生命的感悟。
- 简书宁不畏:写信时心中无畏,表达了对生活的执着。
- 旅力奈先疲:旅途的劳累让人感到无奈,展现出生活的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村庄的冷清与孩子的饥饿相联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描绘鸟儿的倦怠,使自然景物更具人情味。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旅途的孤独与疲惫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尽管旅途艰辛,诗人仍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透过自然景象反思内心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无常。
- 鸟:代表自由与疲惫,暗示人生的追求与困扰。
- 村庄:体现了人间的孤寂与生活的艰辛。
- 孤灯:象征孤独与思考,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春阴:代表生命的脆弱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水面是怎样的? A. 窄小 B. 宽阔 C. 浅薄 D. 深邃
-
诗人对村庄的描述是? A. 热闹 B. 安静 C. 冷清 D. 繁华
-
诗人写信时的态度是? A. 害怕 B. 不在乎 C. 无畏 D. 忧虑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为直接、简洁。
- 《夜泊牛渚怀古》:也涉及到夜晚的孤独与历史感,诗人对过往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汇编与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对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